图:宜信业务布局
现代金融科技集团,肯定不是传统金融互联网化,也绝非简单的互联网金融,而是将科技与金融两个领域的优势深度融合。
用唐宁自己的话来描述:“我们现在已经能够明显看到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融合趋势的形成”;“金融本身也将包括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要素,业界未来的创新就成为了金融领域的持续创新”。
路漫漫其修远兮,对于宜信这样一家民营公司而言,如此宏大的目标要想实现还有很多长路要走。
譬如征信,虽然唐宁敏锐地抓住了先机,及早布局,但是,2015年央行正式开放的八家可以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机构中,并没有宜信的身影;同时,包括银行在内的部分金融牌照,宜信也尚未收入囊中。
此外,宜信在农村市场的开拓以及第三方支付等领域的发展,似乎也不如预期的那般喜人。
2、唐宁:舵手还是舰长?
宜信的业务布局充满了预见性,而宜信的运营模式同样充满了创造性。
一方面,唐宁借鉴了经典的“联合舰队”模式。宜信总部以“旗舰”的身份调度各公司资源,关联企业既可以独立运营,又能够与其它友舰企业资源互换,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与“联合舰队”集团控股其它子舰不同的是,唐宁通过自己直接控股的方式控制了绝大多数关联企业;换句话说,宜信总部虽然负责业务层面的统一调度、协同,但对舰队各成员的股权控制却通过唐宁本人的股权直接控制。
当然,此次拆分上市的宜人贷最初只是普信恒业业务部门之一,并无独立公司,而后将这一块优质、干净的资产剥离出来成立公司单独上市,是典型的联合舰队模式。
通过股权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宜信控股的三大股东皆为外国资本”,分别是IDG资本,KPCB,摩根士丹利。但如果仔细分析它们具体的入股方式,却大有玄机。
图:宜信股权关系
入股方式
由于法律等因素,宜信为引入境外投资者,采取了VIE结构协议控制。上述三家境外资本以及唐宁等其它股东,共同设立宜信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并通过该公司 控制普信恒业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不过,普信恒业并不持有宜信惠民股份,而采取股权质押的形式,将唐宁等宜信惠民股东股份全部质押给前者。
同时,宜信高管团队将原先“惠民”公司的业务进行了分离和重组,将主要的职能部门和管理骨干归并进了新成立的“普信恒业”,负责集团管理和创新产品的研发; 此外,受到国内外P2P浪潮的影响,“普信恒业”也负责线上P2P平台的搭建与运营。2012年宜信推出的宜人贷、宜农贷,2014年推出的投米网、攒钱 吧就都是”普信恒业“运营的,主打线上P2P理财业务。
通过对“普信恒业”业务的梳理,唐宁可能已经提前为旗下其他业务单独上市做了准备。一来,避免以前公司资产权属不明晰对上市会造成影响;二来,唐宁可能只会将其涉及的优质资产和业务进行上市。宜人贷成功登陆纽交所,这一模式同样可以复制到宜信旗下的宜农贷、卓越财富等公司中。
值得注意的是,工商局信息显示,除宜信惠琮融资租赁(北京)有限公司股东信息显示为普信恒业外,其它几乎所有公司控股股东都为唐宁本人。这意味着一方面,唐宁本人拥有对舰队每只舰艇更有力的控制,另一方面,则为宜信旗下业务分拆单独上市,提供了更大的便捷性与可能性。
3、宜人贷,可以复制么?
宜人贷成功登陆纽交所。有分析认为,作为宜信联合舰队的核心成员之一,宜人贷的单独上市存在较高的可复制性,且据市场传言,宜信财富和宜信普惠也有单独上市计划,这意味着宜信旗下或将出现多家上市公司。
而宜人贷,三次申请赴美上市,两次折戟,终IPO的经历无疑给其他业务单独上市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根据招股说明书,2014年全年,宜人贷总净营收为3189.3万美元,刨除运营成本和其他费用,净亏损449.7万美元。而到了2015年6月末,仅半年时间宜人贷总净营收7900.7万美元,净利润为1730.4万美元,成功扭亏为盈。如何在半年的时间内完成“逆转”,这个过程值得玩味。
此外,招股书中也提到宜人贷的很大一部分客户都是由宜信推荐过去的,基本占宜人贷贷款比重的六成以上,这意味着宜信把自己体系内比较优质的线上业务部分,包括从宜车贷、宜房贷等品牌拆分出来的一些线上资产和资源都导给了宜人贷。
换句话说,宜信是集中体系内最为优质的力量将宜人贷送上市的,尽管集全部力量仍然遭遇了两次挫折,很显然,在短时间内,宜信很难打造出第二家上市公司,需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
但宜人贷的上市,无疑会给宜信其它业务的规范治理带来一些经验。一来,在准备旗下其他公司单独上市中,宜信报材料的合规能力和效率势必大大提高;二来,虽然受制于一些因素,业务发展水平良莠不齐,但宜信布局的主要方向没有问题,再加上宜信可以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宜人贷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其他公司可以引入风投)快速发展。同时,不久前十部委联合发布的《促进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明确了“鼓励创新,支持互联网金融稳步发展”的态度,宜信拿到相关业务牌照应该不成问题,而行业也会展开洗牌,如果能够把握这种行业机会,宜信将以较快的速度再上一个台阶。
犹记得年初开始,中概股出现回归热潮,宜人贷却逆势登陆纽交所,将自己暴露在浑水等中概股猎杀者的爪牙面前。是自信还是战略布局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正如文章开篇所述:
对宜信这支庞大的联合舰队而言,宜人贷雷霆冲击纽交所探路意味明确,虽然两次受挫,但成功后的好处不言而喻。如果能够被认可自然皆大欢喜,即便发展不顺,依旧留下了转战港股、A股或者新三板等资本市场的空间,将主动选择权始终掌握在手中。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兵法》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