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第一媒体

解放医生、共享资源,垂直移动医疗也可以做Uber、Airbnb!

近两年,共享经济的概念在国内生根发芽。雕爷说,我们要“解放手艺人”,帮助他们打造“自品牌”,将手艺人资源充分利用,上门服务随之兴起,街上多了许多奔波在路上的手艺人,覆盖美容、美甲、按摩、推拿等许多方面。同样的方法也适合于医疗行业,“将医生资源解放出来,做医疗行业的Uber、Airbnb”,品途网近日采访了名医主刀的联合创始人吴勇,他曾比喻,“医生就好比宫墙中的宫女,谁能把医生偷出来,谁就能赢得医疗市场。” 

名医主刀,成立于2014年,以前叫名医会诊,今年正式更名名医主刀,是一家垂直于手术领域的移动医疗企业,主要是对医生资源进行整合和再分配,通过与医院合作,达到医生资源的共享。今年10月份,名医主刀完成了60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此前曾获得500万人民币的天使投资。

直接切入手术,术前术后不做

目前,从事移动医疗的企业非常多。挂号网从预约挂号起家,逐步渗透到一站式服务平台,今年9月获得3.94亿美金的融资,估值超15亿美元,成为移动医疗领域的首家独角兽企业。春雨医生也从轻问诊入手,搭建空中医院,建线下诊所等。

名医主刀与他们的模式都不同,就是垂直于手术。什么意思?它主要适用于两种情况:1.患者确定需要手术,在此之前的化验检查、定诊等不在名医主刀的服务范围;2.患者有找到更好的医生、更快的进行手术的需求。

吴勇对品途网记者表示,名医主刀直接切入手术环节,与专家医生签约合作,在手术之外收取医疗咨询服务费。检查确诊、术后排查不做,名医主刀只做手术,如果是特殊的手术,会有专家免费进行复诊。此外,一切的治疗费用都在医院进行,名医主刀收取的是除了手术治疗费用之外的服务费,从5千到2万,价格不一,主要根据手术类型和医生的级别进行划分。 

解决了哪三大痛点?

1.医院的床位“紧张”——转诊

目前北京有80多家三甲医院,每家医院有热门科室,经常是热门的科室人满为患,而一般的科室空无一人。名医主刀对此采取了转诊的模式,与医院合作,将空闲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也就是说,如果一家三甲医院的热门科室人满了,可以安排到另一家三甲医院比较空闲的相同科室,将专家医生请过来做手术,由此提高患者的就医效率,医生也可以赚更多的的钱。据了解,名医主刀目前已经与全国13各省的100多家医院达成合作,主要是三甲医院和一些比较知名的民营医院。

2.医生很“忙”——抢单和派单

通常去医院看病,尤其是生了比较严重的病,需要做手术,最深刻的印象应该是见医生一面特别难,医生非常忙,其实不是这样。据了解,因为医院的资源有限,需要将手术机会进行合理分配,一个副主任医师,每周至多安排两个半日的手术,其余时间都是在写报告、做学术,每天在三四点就可以下班。名医主刀的做法是通过将医生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通过平台的抢单和派单模式,将有需求的患者和有意愿的医师衔接起来,达到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据了解,目前名医主刀平台上已经有2万多名签约医师。

3.会诊和多点执业

这里涉及到两个概念,会诊和多点执业,会诊模式也就是过去的飞刀。飞刀是将一名资历很高的医生推荐到另一家医院去做手术,是医疗行业早就已经存在的事情,只不过飞刀依靠更多的是熟人之间的牵线搭桥,局限性比较大。此外,飞刀往往需要飞到异地去做手术,挣得钱多了,但是家庭也聚少离多,一些老的医师年龄大了,就不愿意飞了,但是俗话说医生越老越值钱,老的医师资历深厚,经验丰富,因为一些客观原因,老的医师不能发挥作用,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果是在同城的话,则就解决了这种境况。

2014年11月,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鼓励医师合理流动、多点执业。吴勇对品途网记者说,现在已经有许多医生都辞掉了之前的工作,在名医主刀上面抢单接单,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两点疑惑

1.医患纠纷如何处理?

医患纠纷是医疗行业很难避免的一个现象,但是国家有明确规定,一切医患纠纷都在落地医院进行,也就是说,名医主刀是通过互联网搭建的平台,提供的只是进行手术主刀的专家医生,手术检查、确定手术、手术团队、术后的恢复治疗等都需要落地医院负责,名医主刀不承担法律纠纷。

2.是否抢占了医院资源?

如果一位患者选择了所住医院的医师,而医院的资源有限,此时该怎么办?吴勇介绍,第一,尽量建议患者到另一家三甲医院的相同科室,但是如果患者执意要在该医院进行手术,按照原则医生也会为其动手术。第二,我们利用的是医生的零散时间,在医生空闲的时间为患者进行手术。

有什么优势?

据了解,名医主刀是手术领域的第一个移动医疗企业,且成立时间刚满一年,已经先后获得了两次融资,在资本寒冬日益弥漫的今天,它有什么优势?

对此,吴勇说到,第一,医疗行业入门门槛比较高,资源封闭垄断,外来者很难接触到核心资源。名医主刀的两位创始人都是医疗界高学历人士,我在加入名医主刀之前,是南京某三甲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在医疗行业耕耘多年,积累了许多人脉,通过认识的人可以掌握一部分医生资源。第二,名医主刀不烧钱,从一开始就是盈利的,顶多不赚钱,去做一些推广和宣传,但是绝对不会烧钱。

面临困难

1.医生资源有限,名医主刀去年才成立,未来如何发展更多的医生资源是关键一环。

2.此外,目前虽然名医主刀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但是医疗行业已经出现了许多垂直的企业,怎能保证业务不重叠?品途网此前采访了另一家移动医疗企业易康就医,做的是一站式服务平台,也涉及到手术、住院安排等环节,虽然成立时间晚于名医主刀,但是已经融了三次资,未来在面对这些企业的竞争,名医主刀将如何打造自身优势?

未来发展

有人说,移动医疗企业的发展,还需要至少十年,现在只是占赛道阶段。对此,吴勇颇不认可,各自的垂直领域都有机会,作为每一个医疗项目来说,主营业务是否赚钱很重要。名医主刀,在手术领域领先了一步,但是商场瞬息万变,未来到底会怎么样,还需要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品途网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