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刚刚发布的iPhone 7,外观跟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外媒体爆料、猜测的完全一样,如此神秘的被以军事级别保密的主打产品被人扒得“一丝不挂”,有点让人大跌眼镜。这款 iPhone看起来跟6 系列区别不大,但有几个地方值得仔细琢磨。
从iPhone 6到iPhone 7
我们知道iPhone 6是在iPhone 5的金属一体成型上的一次重新改良,它首次将天线以注塑的加工方式跟金属组合。这跟iPhone 5以两片大面积的玻璃单独装配的加工方式不太一样,同样都是对两个不同材料的表面装配要求极高,但注塑的方式更能体现两个材质能达到多大的融合。iPhone 6在这方面做到了一次成功的示范。但随之而来的缺点也是后来大家不断拿来批评的重点:
第一,摄像头相比之前的iPhone,偏离圆角的中心位置,并且摄像头跟背面不在一个水平面。
第二,天线的覆盖面在金属里面的制约,导致背面注塑的天线区域,不像是苹果一贯的设计风格。
我们再回头对比iPhone 7跟iPhone 6时,会发现很明显上面的两条主要缺点已经得到纠正(不包括摄像头)。这次改进、研究新工艺方案用了好几年,这是一个良性层层递进的发展过程。
翻开iPhone的设计史,可以看出苹果更新 iPhone 是有一套稳定的 “章法”。这个章法跟所处每个时期设计师对材料的理解、代工厂批量生产的执行度、加工工具研究的时间成本等有关系。
比如:没有iPhone 5在一块金属上面切出手机的机身尝试就没有后来iPhone 6天线注塑跟金属表面之间的精度衔接,也就谈不上现在iPhone 7在iPhone 6上面的完善。iPhone SE的推出就更能说明这个问题,它虽然是升级版的 iPhone 5,但iPhone SE是属于iPhone 6系列时期(2014~2015)的苹果设计。
比如:iPhone SE背面镂空的不锈钢logo是从iPhone 6开始实行,两个边框的倒角也没有沿用iPhone 5系列的高光,而是用哑光来处理与新主屏之间的主次关系。倒角的高光在这里不再是作为精湛的工艺来重点强调,而是把你的注意力从边框转移到屏幕里面去。这就是工业设计师在不同时期对材料跟产品之间的理解发生了转变。
另外iPhone 6的摄像头在iPhone 7这里得到改善,那么6的摄像头为什么做不到靠近圆角的中心位置,而 iPhone7 做到了?
iPhone 6的天线注塑那四个边角白带是分开蓝牙、WiFi、通信做的信号区分与外界接收的频率,拆开内部可以看见摄像头的旁边位置紧挨着留给腾出来的天线空间,这个天线填充的空间(边框内侧台阶)占据了一大部分面积,阻碍了将摄像头靠近圆角中心的位置。
到了iPhone 7,通过iFixit的拆解,可以看到这个天线的注塑空间正好顺着做在边框内侧台阶处,注塑的天线预留面积比iPhone 6缩减了很多,固定摄像头的螺丝孔(天线旁边)从原来的位置改到下面的电路板,因此摄像头就可以往天线边框那侧移动,刚好可以在圆角的中心位置。
iPhone 7的摄像头能在理想的位置,跟摄像头的性能提高有关联。它的直径比iPhone 6大,面积覆盖了原来的天线位置,所以就必须重新测试、设计注塑天线的走向,跟魅族PRO 6天线方案类似。
iPhone 7是iPhone 6系列设计时期延续的理想版本,熟悉iPhone历史的都知道,苹果以两年为一个系列的稳定周期来过渡到设计下一代iPhone外观。这次沿用iPhone 6的设计,我个人推测牵扯到几个原因:
第一,工业设计产品的寿命。每推出一款新外观时,以苹果这些年的传统作风不会拿过去的设计重复用在一个新产品上。如果没有新的研究成果,依照起初的那版更新。比如:4 英寸iPhone 5/5s/SE、9.7英寸iPad Air之前的第二、三、四代 ……
第二,苹果的产品理念——设计不只是外观,主要是Jonathan Ive的理念,他在做产品宣传片或接受采访时会经常阐述这样一句话,大意是:“改变一个产品外观很容易,改进却很难,因为你关注的不止是产品的外表而是内部的每一个构件。在人们不易察觉的地方下功夫,那才是你区别他人的地方。”(后半句出自Leander Kahney《Jony Ive 传记》第六章)这也是他跟乔布斯长久以来相互默契的共识。
亮黑色
即使不了解iPhone 7和iPhone 6设计区别的人,也能感受到这次苹果增加的新颜色带来的不同。
如果拿掉这个颜色(我更愿意用 “工艺” 这个词),这3年苹果在材料跟工艺里面的研究可能就停滞不前,这也不符合苹果工业设计室的作风。
为什么会出一个亮黑色?Jonathan Ive已经在 iPhone 7 的设计宣传片里说了:为了让玻璃与铝浑然一体,他们研发出一整套新工序。使铝能达到一个高度亮泽的表面跟正面的玻璃形成一个整体。Ive这里说的整体,就是当手机的两个不同材质被做成“一个”材质,铝的表面跟玻璃分辨不出,整体的目的才算达到。
这跟iPhone 6系列强调的外观是一个整体设计又有了区分,iPhone 6系列用 2.5 D玻璃是要跟机身的边框做一个完整的高阶曲线。目的就是要在形式上面达到一个完整面的手机盒子(它的工艺是严谨的Unibody),但铝背壳的颜色没有做到统一,这让颜色的工艺本身可否被大批量生产受到直接影响。
iPhone 7能在铝的上面达到一个高光的镜面跟主屏做到一起,就是通过 Ive 讲的那套新研发的工序:
第一部分,3D旋转抛光通过一种特殊化合物来回地扫除外壳,为了去掉表面的瑕疵使不同材质衔接无缝。
第二部分,机身外壳经过阳极氧化,打造出一层氧化保护层,利用毛细效应,使其充分吸收一种单组分染料达到饱和,再经过一种磁化铁粉浸浴对金属表面的阳极氧化层抛光,最终形成现在的亮黑色。
这套新工序分前后两部分来做,通过这个表面工艺,iPhone 7实现了产品外观真正意义的浑然一体。它跟现在很流行的把手机背面做成 3D 的曲面玻璃跟正面玻璃组合的形式都是同一个道理,就是要让手机的材质组合看起来是一个整体。但由于3D曲面玻璃目前无法像金属材质可以将自身作为整个手机外壳把正面的主屏包裹在里面,所以通常就要用一个中框(大多是金属)作为支撑的骨架。但这样就造成玻璃与玻璃的组装做不到一个完整的面,产品的整体度就不高。用这些年很流行的词讲,就是“不纯粹”。
这次增加的防水功能,让iPhone 7的局部有了一些变化。
第一,与iPhone 6系列不同,iPhone 7的摄像头是直接在一块铝上面切出来,然后再把摄像头放进去,这样就形成一个完全密封的机身。根据iFixit的测试,iPhone 7可以在水(普通的水缸)里面持续7~8小时。
第二,去掉3.5mm的耳机孔,也包含了发展未来的无线体验。
第三,Home键改成不可按压,通过震动马达(Taptic Engine)来实现手指触摸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传输反馈。
基于生活实际问题的考虑带来的功能性改变,与苹果预判未来使用场景的功能性改变,是这次iPhone 7试图告诉你的,我在未来等你。
(本文系BT传媒·《商业价值》杂志2016年10月刊专栏文章,网络独家首发环球管理网)
更多科技趣闻,关注环球管理网微信号:环球管理网(ID:taimeiti)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