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第一媒体

林葳:经济浩劫已至,中国商人何以自救?

中国经济经过了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高速增长,不但得益于政策面的因素,也得益于过去10年人口红利的爆发,但在过去以房地产为主体拉动经济的泡沫中也给中国埋下了“深入膏肓”的病患。当然所有经济学者都明白房地产泡沫背后在堆积的危机,政策面始终在“欲拒还迎”地打压楼市的过程中指向制造业、净出口和拉动内需,希望其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2015年底,所有的泡沫都破裂了;2016年,中国经济正式翻开了浩劫的序章。

马车倾覆,中国经济已无支柱

早在2015年之前,“三辆马车”已经逐渐失效了。中国的制造业受益于“世界工厂”的崛起,中国曾经的廉价劳动力市场、良好的基础教育和中国劳工的吃苦耐劳、庞大的人口基数成为许多境外企业在中国设立工厂或下单给代工厂的初衷,但近几年来中国的用工成本越来越高,劳动法等政策环境一边倒地保护雇工利益而非企业利益,企业用工政策成本也不断提高,90后年轻人越来越难于管理,在中国设立工厂的优势迅速下降;加上全球经济的萧条,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呼吁本国制造业回归,而新的“世界工厂”诸如越南、印度正在崛起,大量跨国企业或订单纷纷撤离中国,连诸如小米在内的一些国内品牌制造商都在境外设立工厂,中国迎来制造业倒闭潮。也许不久之后尚留在中国的外企都没有给中国“送钱”的,而只剩下在中国“圈钱”的。 

困境重重持续下降的净出口就跳过不说了,再看内需。许多专家曾预言中国有13亿人口,未来的经济出路是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在过去的十年,全国乃至全球都看到了中国人口红利释放出来的经济效应。1990年到1999年间,中国人口出生率达到了历史最高峰,1999年的出生人口整整比1990年翻了一倍,导致了在25年间,中国的医疗、教育、住房、交通、食品和日用品等多个方面的供应需求爆发,庞大人口红利带来了庞大的市场供给需求,也因此造就了多个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高新人才紧缺。教育“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怎么办?教育改革、增办学校、鼓励民办私立教育…于是大学文凭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已经几乎一文不值,甚至就是一个最低起步价;还是不够怎么办?于是自费出国留学的大门敞开,各种外语培训和留学移民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造就了新东方等一批巨头,随即海外留学文凭在国内也大幅贬值,许多持有海外文凭的留学生回国甚至找不到一份4000元月薪的工作。医疗领域就更不用说了,医疗改革之后看病成了一件奢侈的事,但没办法那是刚需;于是公立医院不断扩大、一号难求,莆田系私立医院和各种民营连锁医药和药厂又造就了一个新的暴利产业…

繁荣勉强维持到了2015年。90年诞生的孩子们已经走完了26岁的青春年华,95后也陆续开始走出社会成为主流;2000年到2009年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10年下降,10年间降到了腰斩,中国逐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们惊讶地发现,其实现在出现的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都是大量我们非常熟悉的名词,早就有许多专家学者不断地在“危言耸听”,可是为什么我们曾经对它们视若无睹,一直沉浸在“外国经济学家预言中国在2020年将成为发达国家”、“专家预测中国在2050年将超越美国成为第一超级大国”这样“大跃进”的幻象中?

人口红利下降和外贸订单撤离带来的一个直接问题就是:产能过剩。在过去的“牛市里”各行各业都迎来了蓬勃的发展,甚至中国诞生了许多新兴产业,再也不是“三十六行”而是成千上万行。我们说与房地产相关联的就有100多个行业,甚至跟婚嫁相关联的都有大几十个行业。需求减少了那么就好像“水落石出”一样,许多行业都成了浮到了水面上的“富余产能”。过去是一个倒在水里都能赚钱的时期,但每年仍有大量企业倒闭,这些倒闭的企业也许是经营的能力过度缺失或某些非市场因素(如股东分裂);而当下和未来的一段时期,中国企业势必要大量锐减,原因主要来自市场下行,竞争力弱的企业要死,跑得太快的也要死(成本负担过重),哪怕是上市公司也面临洗牌。大量企业倒闭就形成了大量的闲置劳动力,失业率将会进一步上升,有些在曾经炙手可热的抢手人才很快反而可能会成为最大的失业人群,有一些职业和岗位的薪酬已经被炒得虚高,人一旦上去了之后下来就很难,从前是回不去的。

老龄化社会将给中国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养老金兑付。在前两年已有消息传出说中国的养老金缺口巨大,而这一问题很有可能导致社会恐慌。伟大智慧的中华民族在关键时刻创造出新的”风口”成功转移了全民的视线焦点,用舆论覆盖了危机。这些风口包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牛市复兴”,还有天才的“互联网+”,更创造出“风口上的猪”等神段子。于是举国上下信了这个邪,创业创新带来的局面是各种政策鼓励和媒介追捧,中国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人规模在一年时间里翻了数倍,许多名企的中高管手上有个百来万也都出来干投资;而更多的是创业者:大学生创业、技术人才创业、名企中高管创业、海归创业、中小企业二次创业…一时间创业者比打工者还多,员工比老板还紧俏。境外资本和民间资本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要命的创业派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一片繁荣盛世景象背后的真相呢?上市套现和接盘游戏给了投资人动力,拿投资人的钱给了创业者动力,向创业公司索取高薪和股权给了抢手人才动力,抑制财政危机的爆发给了政府动力。许多新的所谓“商业模式”创造出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如送外卖、送快递、私家车司机、自由职业、到家服务、网络兼职、微商……整个社会经济成了一个巨大的转盘。但在这个转盘中,死在B轮之前的创业公司达到了90%以上,而70%的企业根本走不到B轮。

 “互联网+”是什么?它是一个骗局。在这个骗局下,诞生了诸如O2O、P2P、羊毛出在猪身上、烧钱刷数据、贴补大战等挑战人类逻辑思维顶峰的游戏规则;然而在这些规则的背后推动了社会文明和经济转型?并没有!乱七八糟的伪命题只是欺骗了无数人倾家荡产、掏空了中国的市场基础、破坏了经济运作的良性规律,乃至蒸发了整个市场的利润,它们是在给市场做减量而非创造财富。“互联网”真的会带来颠覆式革命?这话到今天已经没有人信了,一年多前我提出这些论调的时候大部分人是不屑的。但今天很多人看懂了:O2O是互联网化的传销、P2P是互联网化的放高利贷和民间集资,而“互联网+”本身是皮包公司和违规经营的“黑市互联网化”版本,它是做空健康商业环境的毒瘤。 

最后“圣战”惨败昔日忧患又至

当然,在所有的经济手段失控的情况下,还有一个更高级的玩法:金融。在实体经济无法继续拉动GDP的情况下,如果能让中国不惜一切代价进入金融大国序列,那么金融市场繁荣必将带动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将带动各行业资产重组和创业,中国可以跳跃式进入发达国家序列。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势必要跟美帝撕逼,我们可以称之为“金融救国”、“金融复兴”。去年上半年的时候,我朋友想加盟投资一家餐厅,预计投资100多万钱不够,想让我帮忙找民间资本融资,承诺一年回本。餐饮业一年回本在以前是挺不错的投资,但是我告诉他:那个时候做股票一个礼拜就能赚60%,许多人卖车卖房子借高利贷炒股,杠杆都玩疯了,私募遍地都是,谁会拿钱去投他一年才能回本的生意啊?于是这哥们放弃了开餐厅,拿了举家的钱进了股市。牛市的时候钱太好赚了人人都是股神,但我一直预感这种情况下必有一场金融战争,很有可能是在亚投行开业时全面开打…后面的情形大家都知道了。2015年中国股市创造了许多史上“首次”:首次单日跌幅新高、首次千股停牌,首次千股涨停千股跌停、首次启动熔断机制…反正多不胜数,当然其中诸多内幕就不是民众能了解的了。以往股灾都是庄家套散户,最后庄家获利安全撤出散户接盘,而这一次股灾中国散户平均资产萎缩30%,反而套死了许多庄家机构,许多身价过亿的富豪一夜资产清零,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严重缩水;于是带来了两个衍生现象:一是资本市场进入寒冬,创业风口遭受重创;二是有舆论声称2016年中国将进入“中产元年”… 

经历了2014~2015的大兴大衰之后,2016年中国经济似乎进入了一个“不惑之年”,各种鼓吹舆论偃旗息鼓,大量在风口中拔地而起的巨头裁员过半,无论是新风口还是传统行业全面进入萧条。过去常说在中国做生意要看政策风向,然而现在似乎没有人看得懂风向,甚至看不出“有风”的迹象。前两年许多企业谈要转型,但是现在都面临一个问题是:往哪转?但更多企业则面临着生存问题,而面临生存问题则代表目前还没死。于是两年过去了,尘归尘,土归土,当年没有解决的一切问题不久之后又会重新摆上台面,绕了一圈回到原点,收获是延缓了问题爆发的时间,代价是蒸发了更多的社会资本,如果再持续下去就得透支社会资本了。如何透支? 

举两个例子。今年上半年出现了一个千古奇观,就是楼市涨了股市也涨。通常楼市和股市一个繁荣就必然有一个萧条,这代表了资本的流向,如果两个一起涨就违反经济规律了:钱从哪里流向哪里?钱从哪里来?于是那时候我和朋友聊天时总结一定会印钞票。后来前两个月央行印了钞票,人民币贬值了。在那段时间有朋友想去炒楼问我的意见,我告诉他千万不要,理由有两个:一是中国高净值人群资产受损严重,而支撑中国地产多走了8年的高端盘肯定是起不来了,刚需盘的看涨必定是全国上下一起涨价制造恐慌和假繁荣,这是房地行业惯用的伎俩,那么这一把抄底之火烧过去之后呢?虽然房价依然高但有价无市,若降价将导致楼市彻底崩盘。但不降价吧各行各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市场的消费力来自哪里?我相信现在大部分企业的财报都不好看,而就业市场薪酬逐年猛涨的势头也停下来了,收入降低和失业潮会逐步成为持续一段时间的社会现象。 

但是中国的房地产还不能马上就死,因为这会进一步加重经济问题的严峻性,目前没有任何可替代产业,房地产怎么能不死呢?于是举第二个例子:我们说过房地产关联了100多个行业:诸如冶金、建材、工程、营销、广告、公关、家装、信贷等,而这其中许多行业与房产商直接是供应链的关系,那么其中的债权规模就相当庞大;近两年相信许多行业的资金链都出了问题,源头是房地产合作业务的付款账期变长、烂账增多,许多企业熬不过去就死了,还有的企业拿了大量的抵债房。抵债房并不是一个好东西,一来房产商的强势和资金压力的逼迫,让许多债主在被迫接受抵债房的时候就已经签订了债权折扣和高价抵扣的双重不平等协议,其次是如果债权不足整套房产价值还要抱钱去买断,讨债变成了债权人反被欠债人套现;再次是拿到了抵扣房之后出手困难。在08年之前我们曾经说银行是房产商的接盘侠,而现在整个社会都是接盘侠,债务在整个供应链中层层转嫁恶性循环,那么“只进不出”成了房地产盘活现金维持存续的有效手段,或许房地商还能再撑个两三年,但在此之前所有的供应链势必先死伤殆尽。有些企业以前为了扩大营业额和市场占有率大量接单,而现在变成了一堆烂账和垫付压力,原本的“补药”一转眼都成了催命的“毒药”。 

前路渺茫中国企业何以自救?

我觉得在现在这个档口,比的不是谁的经营能力强,谁的团队更优秀,谁更能融资,谁能更早地转型,而是拼谁更能熬。熬靠什么?拼谁的家底厚,拼谁更能把成本收缩到最轻,拼谁的现金流抗压弧度强,拼谁的成本创新能力更强。对于许多行业来说,市场的萎缩势在必行,增长已经到了瓶颈,更多的企业增速放缓或者出现负增长甚至持续亏损;而行业的洗牌也势在必行,但市场的需求量下降总还存在需求,而现金流不畅等诸多问题都存在于供应链上产能过剩,供应方缺乏与结算方的平等对话权导致。总之,若你能熬到比竞争对手都后死,那么当市场再度供不应求的时候你就掌握了对话权。前提是你判断这个行业仍将被需要,而需要将会在未来仍然持续下去,你的上下游仍能有部分存活下来。 

那么转型吗?没有准确方向和目标的转型也许是加速死亡。很多人都看过一个表情包:一只大闸蟹奋力爬出盆子却跳进了火锅里,批注是“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但我敢说今天在中国没有人敢说自己看懂了方向,而死在转型路上的企业则更是不胜枚举,因为转型和变革自古以来都是一件高风险高代价的事情,它适合在市场好的时候提前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换取先人一步的机遇,在这样的条件下许多因素仍然能支撑你去做这样的尝试,但在市场不好或者已经意识到山河日下的情况下去做转型,也许你手上的牌已经支撑不了你玩这么大了。 

很多企业自身主营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开始做战略投资,但这两年相信失败的案例多成功的案例少,特别是开拓型的项目。对于投资我的总结是:第一,在当前形势下尽量不做投资,特别是做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牛市的时候投资自身产业链有利减少结算损耗提高利润,但熊市的时候只是相互拖累抱团一起死;第二,若要投资建议去投已经在盈利并且创始人很有思想的成熟项目,做财务投资吃一些股份不要过多介入经营。投资对的人比项目重要,投资能见回报的项目比占多少股份重要,不要随便去踏入需要交学费去跟“原住民”竞争的“开源”,现在不是一个可以试错的时期,最好是先算到短期能把投资赚回来,如果后期不好了大不了断奶;第三,若非要自己投资或与别人(企业或个人)合资启动新项目,尽量不要去投资一个未知是否靠谱的人(职业经理人或负责经营的合伙人),去做一件不知道要烧多少钱、烧多少久钱的事情。我建议要么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自己控股自己操盘,控制投资和成本一步步做,不要一下子把盘子铺太大;若不是自己熟悉的领域就不要控股更不要参与经营,只做财务投资和参与重大决策,否则吃力不讨好还分散自己核心业务的精力。

社群经济时代将至,中小企业将退出历史

在商业和企业的关系中,因为有商后来就有了企业。企业是提供生产场地、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雇佣人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商业体,也就是聚众而商的业态,企业所有者的叫企业主,有代表性的企业主叫企业家。企业的目的除了创造利润还具有社会责任和发展愿景,但商的目的就唯有利,而企业源于商。所以商人和企业家的区别就在于目的的单一性,商人所涵盖的人群范围更加广泛,企业是以商为目的的组织衍生发展过程中的分支之一。 

那么企业化是否是商业的主流趋势呢?我觉得未来的市场将会出现两极:一是资本只会向顶端聚集,各行各业中最终有那么一两家巨头企业掌握了行业主要的资本和份额,通过不断并购实现市场垄断,即“垄断经济”;另一方面,大量因企业裁员流向社会并掌握技能和资源的员工,形成自由职业族群;一旦这种族群形成了规模,那么中小企业就要退出历史舞台:因为场地租金、员工工资、管理成本、办公开销、企业税收等诸多对于小规模经营来说,过重的负担在没有足够利润规模的市场环境下成为不可逾越的成本壁垒,而现在许多中小企业高成本培养的人才到了一定收入瓶颈后或自立门户重复企业生死的循环,或成为自由职业者蚕食原雇主的市场份额,这已经超出道德层面的问题而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商人的特性就是因利而聚、利尽则散,那么自由职业者之间完全可以因为项目而组成临时或虚拟的团队,他们都只是某一种技能或者业务层面的一个端口(资源端或供给端),在跨地域协作平台、通讯技术、小额商业保险、小额金融贷款、网络协议、网络担保支付、个人信用大数据等逐步完善的未来商业环境下,尤其伴随一些新时期技术的出现,这样社会化分工的“商流”将成为可能。其实在美国和韩国,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已经非常的多,而在中国甚至连注册公司都不需要,一个人就是一个品牌。 

那么未来其实对于小微经济来说更有价值的,将不是企业和渠道,也不是互联网平台(自由职业者依靠所谓O2O之类的互联网平台接单交易量低、获客成本高),而是本地化的社群。培养出自有高活跃度社群就是自己的业务渠道,而对于社群培养来说显然一个受欢迎的个人比一家企业有优势得多。那么个人的社群存在瓶颈怎么办呢?其实有一种资源分享的机制,我们早年一直在提产业链、供应链,那么未来是否也可以衍生出一种“社群链”呢?其实很多不同行业的商业客群是具有部分特征重叠性的,比如购买生鲜的客群与亲子教育的客群可能有部分重叠,自驾游俱乐部的客群可能和宠物鱼爱好者的客群有部分重叠…那么社群与社群之间的互动、联动和资源互换,就可以形成一种最轻的“社群链”生态。 

但对于社群经济的趋势,我持有最后三点看法:第一,“轻”是首要原则,小微商业从业者应该以追求利润为目标而不是规模,要始终保证“小而轻”地赚钱不要追求发展,不要又把自己又搞成企业重蹈覆辙。自由职业实际上是就业以及比就业更苦逼的创业的一种替代形式,不要奢求更多;第二是垄断经济将会首先席卷制造业和大型商业,而社群经济有可能首先成为服务业的发展趋势;第三是垄断经济适合供给大众化、标准化、常规化、中低品质的市场;而社群经济则填补个性化、高品质、窄众化的市场。就好比我们现在买好的东西(比如天然农产品或者奶粉尿片等商品)越来越能接受通过朋友介绍去代购、组团采购(社群渠道),而不会首选去网店或者商场专卖店购买,在社群资源所不能及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大众渠道;又好比我们现在越来越能接受通过社群或某个人的微信购买对方手工作品或者自制美食,哪怕卖得贵一些但是品质好,其次的选择才是路边和商业区的大众消费场所…

文章来源:品途网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