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第一媒体

被“误读”的领导力

被“误读”的领导力

%e8%a2%ab%e8%af%af%e8%af%bb%e7%9a%84%e9%a2%86%e5%af%bc%e5%8a%9b

我的一个身份是领导力教练,可能这个身份让人感觉有些高大上,经常有人问我,到底什么是领导力呢?是啊,我理解提问者的困扰,领导力可能是目前最流行但也是最被滥用的几个词之一了,和战略创新、管理一样被广泛谈论,同时又被深深误读。

对领导力的误读有很多。有人把它当做一种领袖魅力(英文叫Chrisma),好像这玩意儿是一种天赋的神秘力量,只存在领导人身上,和普通人没有关系,也无法后天获得,一旦你有了这种神秘力量,那就一切皆有可能了。各种领导力流派和模型就有200多个,其中很多流派都是概念跨界的产物,他们喜欢从各种宗教典籍中寻找灵感,并宣称发现了领导力的终极密码,这些神秘的领导力流派包括圣经领导力、道德经领导力、可兰经领导力……

概念泛滥的结果是大家都喜欢玩搭概念积木的游戏。如果你去解构这些领导力模型,就会发现一些基本元素都大同小异,无非是如何去组合这些基本元素而已,它们要么是把领导力归因于特质,要么是把领导力归因于行为。特质型领导力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是领导者,是因为它具备了某些特质和能力,这种特质和能力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后天培养的;而行为型领导力则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是领导者,是因为他和团队完成了一系列行为。

其实,领导力并不那么复杂。从行为层面来说,领导力就是一个人带领团队去完成有挑战性任务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行为。从特质层面来说,领导力就是为了带领团队去完成一项任务需要的各种特质。他们之间并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相辅相成,看待问题的角度稍有不同而已。领导力行为都需要基于相对应的领导力素质,比如说,当领导者要做出“共启愿景”的领导力行为时,他就需要有“高瞻远瞩”和“价值共鸣”的领导力素质。

领导力并非是天生的特质,大多数领导力特质都是后天修炼的结果,普通人都可以通过计划练习获得领导力。领导力也并非只适用于组织内正式的领导者,他几乎适用于任何人,只要他希望去影响他人完成一个目标。除此之外,有效的领导力一定要对结果负责——这也是领导者的核心目标。如果一个人看上去很有领导者魅力,但总是无法带领团队完成既定目标,那么很难说这个人领导力很强,一定是他在领导力的某些方面出了问题。

还有一种有趣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们喜欢谈领导力,不愿谈管理。好像他们认为管理都是经理人的事,企业家只需要领导力就可以了,而领导力天然地比管理要高级。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企业家和经理人并非两种职业,而是两种息息相关的状态。企业家大多数时候做的是管理者应该做的事情,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必须同时是优秀的管理者。领导力侧重于人的素质和行为,以及组织的变革和创新,而管理涉足到商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包括战略、组织、营销、财务等等,是比领导力更大的概念。好的领导者一定是好的管理者。

也正因为很多人都在谈“管理过度、领导不足”,我更担心的是“领导过度、管理不足”。当媒体把领导者塑造成拯救企业的英雄时,领导者也会不自觉地陷入表演状态,似乎他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让企业更好,而是为了让他看上去更好。这种“英雄式领导”恰恰缺乏最基本的领导力素质,因为领导者的核心目标是对绩效负责,而不是凸显自己。管理企业是一件枯燥的事,如果有太多戏剧化的东西,反而证明这家企业在管理上遇到了大问题。

领导力的另一个误区是领导力素质模型。很多企业对领导力素质模型津津乐道,花了很多钱去请咨询公司去为企业定制一个领导力模型,但是这些领导力模型鲜有能最后落地的。其实,大多数定制化的领导力模型都大同小异,也没有必要去花那么多钱做定制,用领导力素质卡片做简单的组合即可,不需要、也不可能做到那么精确。比领导力素质模型更重要的是领导力发展,而且要结合企业的挑战任务去进行,把领导力发展变成一个行动学习项目。不结合企业实际任务的领导力发展项目很难落地,也很难评估其实施效果。

领导力不是万能的,在一个快速变化和不确定的年代,领导力确实变得越来越重要,但还没有重要到取代管理的地步,它本来就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要尊重常识,少玩些概念,多贴近实务,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做好企业。

更多商业新知,关注环球管理网微信号:环球管理网(ID:taimeiti)

%e8%a2%ab%e8%af%af%e8%af%bb%e7%9a%84%e9%a2%86%e5%af%bc%e5%8a%9b

环球管理网微信二维码

 

文章来源:钛媒体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