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第一媒体

摩拜单车之痛:相爱最后一公里没那么容易

摩拜单车正在以一夜爆红的姿态席卷朋友圈和街道,尤其是对北京市场的挺入,让饱受交通困扰的人们瞬间沸腾膜拜起来,除了其炫酷的外观,其对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的可能性,更让人们期待。毕竟,大北京的 “最后一公里”并不仅仅是1公里,而是大多数需要步行20分钟以上的三四公里。于是,帝都人民对于摩拜的欢迎是跃然朋友圈的。然而,最后一公里出行之痛,摩拜单车真的能解决么?

帝都的最后一公里之痛

北京市场的独特性,也是最大的痛点,首先在于城市规划下的潮汐式交通。清晨,成百上千万人从北京的各大郊区的居住区涌向城市中心,傍晚,这些人再一股脑儿从市中心再涌回郊区。这样大规模人口流动的通勤方式,不仅造成了交通拥堵和地铁公交拥挤,也为出地铁后的最后一公里出行成为最大的痛点。据了解,北京各地铁站到达周边小区、办公区的平均距离在1000米至1500之间,当然在2000米甚至3000米距离的也不在少数。也就是说,北京上班族们的通勤中,从家到地铁、从地铁到公司,两个最后一公里,要么选择至少20-30分钟的步行,要么就是转乘公交车。而根据调研,北京公交对于最后一公里出行的支持并不如意。北京公交擅长长线运营,一条公交线路,站点少则20个,多则40、50个,长线多站使得公交车循环慢,等候时间长,再加上堵车时间,最后一公里乘坐公交的时间与步行时间几乎是一致的,甚至要更久。

摩拜单车的最后一公里,看起来很美

面对这样的痛点,摩拜单车们被热捧:共享自行车便捷,适合短途,可以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但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现状是:在北京潮汐式交通的特点下,需要多少辆自行车,才能满足千百万人同一时间涌向从居住区涌向地铁?这个难点在于,在北京,居住区和办公区高度分离,早高峰时段,人们一旦进入地铁,就只有等待晚上下班才能折返。而同时,绝少人数会在工作日的早晚高峰时段进入到居住区。这就意味着:一旦帝都的上班族们骑着摩拜单车从家到达地铁,车辆就很难循环回小区了。如果真要通过自行车解决最后一公里,那么产生的“盛况”将是:每个地铁站口都将停放10万辆以上自行车,甚至像天通苑、回龙观这样的大型社区,每个地铁口甚至需停放20-30万辆自行车。显然,这是滑稽的!

更多地探索

对于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的探索,早在2012年就已经开始。当时,景区内使用的开放式电瓶车被应用在一些社区里,接送小区居民往返地铁。然而运营不到2年,因为其缺乏运营资格和安全问题,被纷纷叫停。最近两年,互联网的兴起、巨大的刚性需求,使得短途摆渡车市场再次被资本关注起来。

   
 据了解,哈罗同行是第一家开通互联网摆渡车业务的平台。2014年9月,哈罗在回龙观区域进行免费摆渡车试运营。居民仅需要下载其APP,通过订票就可以乘坐其摆渡车到达附近的地铁站。此后一年,哈罗同行摆渡车业务升级为快捷巴士,并进入正式运营,线路也从回龙观地铁站一个站点,新增了回龙观东大街、沙河高教园等多个站点。与此同时,和哈罗同行同属互联网巴士的其他平台也纷纷开展摆渡车业务,接我云班车开通了接我云摆渡、滴滴巴士(现更名为滴滴公交)推出了滴滴小巴。除北京市场外,嗒嗒巴士、嘟嘟巴士、小猪巴士等互联网巴士平台也纷纷在深圳、广州等地推出摆渡车业务。

和摩拜单车的自行车相比,互联网摆渡车对于最后一公里难题的解决有着更加天然的优势:

首先,互联网摆渡车的线路设计均为短途、少站、循环,可以大大节省最后一公里的出行时间,从15-30分钟所见到5-10分钟左右。

其次,短途路线让车辆快速循环,这意味着单车承载量的增加。据测算,高峰期2小时内,一辆7米长的中巴车至少可以运送400人。如果换算成摩拜单车的玩法就是:每开一辆地铁摆渡车,就可以节省400辆单车停放的空间。

再次,更为现实的是,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地铁站可提供如此数量的停车场!而互联网摆渡车则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只要跑着,就好了!

互联网摆渡车们的竞技与猜想

在北京,真正以互联网玩法进入最后一公里出行市场的几家,几乎都来自于互联网巴士平台。滴滴小巴是滴滴最新的测试产品,采用滴滴一贯的平台模式,通过补贴,吸引车辆与司机,为用户提供5公里以内的短途出行,其特点在于没有固定线路,系统根据不同用户的订单进行规划。这无疑是公共出行方式的理想创意,但其问题也正在于此:不少用户表示,系统规划的线路常常需要绕路,反倒比乘坐公交和步行的时间还要长。且等待时间较长,甚至需要等待10分钟以上才能呼叫打车成功;站点则更是扑朔迷离:按照设计,用户需要到达指定站点。然而事实上,从用户端上很难看出要去固定站点候车以及固定站点在哪这两件事。

和滴滴的模式完全相反的是,哈罗同行摆渡车则采用了重资产+固定线路的模式。根据其官微最新发布的消息,哈罗最近购置的1700辆新能源巴士中,大部分将被投放在摆渡车业务上。比较纯平台模式,哈罗的自有车辆的优势,在于其不需要通过持续、大量的司机补贴来保障车辆,这样就可以形成长期、稳定的车辆出行服务。毕竟,对于用户来讲,天天能坐上车才是重要的。在线路上,哈罗同行摆渡车采用固定线路模式。据观察,每条线路有4-6个站点,基本可以惠及沿途5-10个小区。在等待时间上,从第一位乘客上车时间计算,最长不超过5分钟,时间到达后,无论车上几个乘客都会准时开车。

比起滴滴小巴而言,虽然是固定线路,但好在可以确定是否有车、等待时间也略短。而其劣势则在于需要不断的规划新的线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其自有车辆的重资产模式,更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摩拜单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便捷出行,而对最后一公里来说滴滴小巴和哈罗摆渡车则给了市场更多想象。终究市场花落谁家,且行且看吧!

文章来源:品途网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