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监管规定:“在华提供公有云服务,所有中国的数据必须留在中国;所有技术服务,也都希望能由中国提供。”即国外云服务商想进入中国市场,必须要找到有牌照与能力的国内合作伙伴。
8月,亚马逊与光环新网正式签署《运营协议》,光环新网获亚马逊授权运营北京区域AWS(Amazon Web Services)云服务,该协议标志着亚马逊确定了AWS的运营主体,全球云服务之王全面进入中国市场。此前的三年,AWS虽然宣布进入中国,但由于政策性原因,始终无法实现大规模商用。
9月7日—8日,亚马逊AWS技术峰会在北京举行,两天时间竟搞了15场分会,涉及大数据、云计算、DevOps、机器学习、互联网金融等等领域,光演讲嘉宾就有120多位,如此声势前所未有。
两星期前,高盛发布研报,将阿里巴巴称为AWS在IaaS市场“真正的竞争对手”。国外投资者做出如上判断主要基于阿里云营收方面的高速增长(季度营收同比增长率达到140%),以及“明目张胆”的全球化布局。而AWS全面入华之后,亚马逊的双手终于可以触探到阿里云的大本营——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素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市场研究公司SunTrust曾发布报告称,云计算在中国强劲的营收增长未来仍将继续,其将在300亿至400亿美元的中国IT市场中占据更高的比例。IDC同样预测,2015年至2018年中国公有云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33.2%。另有数据显示,中国IaaS市场将从2015年的6亿美元猛增至2018年的78亿美元。
一方是称霸海外IaaS市场的全球云服务之王AWS,另一方是深耕中国市场10年之久的中国云服务之王阿里云。所谓王不见王,两军对垒中国市场,则必有一战。
那么究竟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还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胜负手或将出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政策: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
海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常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多半是吃“政策”的亏,Google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虽然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但归根结底,中国仍是一个半开放的市场,中外企业在遭遇商业竞争时,一纸政策往往会左右整个战局。
如果往深层探究,大数据和云计算是可能会涉及国家安全的科技领域,即便AWS耗时3年终于获得全面进入中国市场的入场券,但在与以阿里云代表的中国本土云服务公司的较量中仍处于下风。
阿里云作为根正苗红的中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深耕十年,其对云服务相关政策的理解和运用已经非常成熟,如在ICP备案等政策相关的流程阿里云能够全流程打通。美国血统的AWS是否能充分站在用户的角度,在中国特色的政策面前做出足够的让步,以获得诸如备案流程等方面与阿里云相似的便捷度,在这场外来户与地头蛇的较量中显得尤为关键。但有一点能够确定,对亚马逊来说,适应和吃透国内政策,需要时间。
价格:非低价不足以聚人心
无论是国外分析机构还是国内的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前期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的IaaS是云服务最烧钱的细分领域。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家云服务提供商基本都在执行“以低价换市场”的策略。
有相关报道统计,2014年至2015年,阿里云曾至少6次宣布下调ECS(云服务器)和RDS(云数据库)产品的价格,ECS一年的累计降幅甚至就达到了61%。在百度搜索云服务器关键词,会发现价格战正在赤裸裸的上演,包括腾讯云、华为云等在内的各云服务提供商的竞价排名广告均为“0元试用,1元上云”。
与国内云服务市场的情况类似,包括微软Azure、谷歌Google Cloud Platform等在内的国外云服务提供商也在采取降价举措。号称“又贵又好”的AWS同样未能免俗,数据显示,从2006年发布至2014年4月,亚马逊共宣布了42次降价,年均5次以上。
如果说企业用户选择云服务只看价格不看产品,未免是有些俗,但一系列价格战背后的事实是:各家IaaS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服务等服务呈现高度同质化,对浅层需求的企业用户来说,无论选择哪一家区别并不十分明显。
但倘若企业用户如果对IaaS产品有相对深度的需求,亚马逊则具备一定优势,因为AWS拥有市场上最全面的存储产品,按存储的数据量来衡量,亚马逊S3是包括微软、Google、IBM、阿里云、Oracle等在内的7个对象存储服务总和的1.6倍。
体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同SaaS、PaaS一样,IaaS的本质也是服务,而衡量服务的根本终究是体验。
关于亚马逊AWS和阿里云孰优孰劣,二爷接触到的相关技术人士普遍认为二者从网络质量、带宽和安全性上来看二者不分伯仲,但至于用户体验却相对均匀的分为了两派,双方各执一词,且互不相让。
曹老师是南京一家电商SaaS公司的首席架构师,阿里云用户。他认为IaaS产品的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云端解决高并发的能力。由于这家公司的产品是SaaS模式的电商成交系统,电商会经常上线一些促销活动,于是便需要IaaS产品对高并发的响应速度有很高的要求。曹老师表示,他们测试过,部署在阿里云上的电商系统,处理100/秒的峰值订单和每日100,000,000次的访问量没什么压力,因为阿里云经过“双十一”的检验,在这方面是完全可以信赖的。
李大牛是北京一家SaaS云客服公司的CTO,AWS的用户。他认为,AWS在IaaS领域有10年的成功经验,贵有贵的好,其在生态扩张和数据忠诚度的问题上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另一个原因是,他运气不好,吃过阿里云的亏,早先曾有部分产品部署在阿里云上,但几次数据丢失、光缆断裂停止服务、IDC机房掉电停止服务的杯具都被他赶上了,后来便将所有的产品都转移到了AWS上。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