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第一媒体

他曾主掌中国移动两大重镇,如今却出走阿里

2016年8月29日,首富王健林和鲁豫的一段对话在朋友圈呈现“刷屏”态势。其中王老板那段“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的霸气设定瞬间在社交网络上被引爆……估计反应快、动作更快的那些新媒体跟风“小目标”,先上几篇10万+那都不是问题。

然而,我今天想谈的还真不是这个段子。

再插播一段植入价值观,以前觉得社交媒体上跟风写个热点、借个势什么的挺有意思,现在觉得选择不跟风、不借势、不投机才是真的考验人。社交网络上全是热点,大家都跟风,不但烫手还灼眼呐~看到热点,真能选择冷静旁观的人其实挺难得的。

今天我们聊的是一位中国移动的前高管,曾在浙江、广东两大重镇立下赫赫战功的钟天华。虽然谈不上有王健林的名气,但在中国移动内部,钟天华这个名号叫起来也是响当当的,为什么聊他,当然事出有因——

据腾讯科技爆料,原广东移动总经理钟天华加盟阿里巴巴任副总裁,向CEO逍遥子汇报,并且已于今日到岗。距离去年8月中央巡视组入驻中国移动开展巡视,时间已经走过了整整一年。彼时,多位高管受影响被免职,其中钟天华则是从广东移动“一把手”的位置上被免职,而后又辗转来到了移动总部战略部任资深经理,这在当时的移动内部也引发过一阵不小的讨论。一位多年奋战在发达省公司的帅才竟然落得个如此结局,在行业内钟天华的务实作风和雷厉风行也是有口皆碑的,组织上的这种安排难免让人唏嘘。

在今天某个微信群里讨论这个话题时,我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是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有人问了:“为什么会感到振奋呢?”当时群里讨论时,我其实并没有深思熟虑,只是情绪上一种非常自然的宣泄,就是觉得振奋,甚至有些兴奋。

到了深夜,我仔细思索这个问题,发现还是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不妨让文字记录下这段感触。

一、运营商离职的很多,真正关心的没几个

自从2014年起,我就开始关注运营商离职这个话题。两年前,一些人说那是“小题大做”,运营商的“离职潮”根本没有到来。然而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运营商员工离职明显呈上升态势,并且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离职的高级管理人员越来越多。

在《运营商离职潮带来的五个反思》中,我写过这样一段话:作为企业,应当清醒地认识如何在保持发展的同时关照到员工的成长,与员工分享企业发展的红利。在物价飙升、形势突变、竞争激烈、人人自危的年代,没有什么比得人心更重要的了,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这个道理。一两个员工离职也许是个案,但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就必须要找准“病根儿”,是钱没给够,还是心受委屈了,抑或是内耗制约了人才成长。无论哪种原因,逐渐增多的员工离职都应当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警示——人才是核心竞争力。

人的问题才是根本的问题,只有把人的问题摆平了,才有可能解决生产经营改革发展这些问题,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再次高声呼吁:人,才是一切的根本!关心企业的未来请先从关心员工开始。

二、吐槽、卧槽、跳槽,为什么运营商有那么多槽点

基本上,运营商员工的工作生活中离不开这三件事:吐槽、卧槽、跳槽。

吐槽者,胸有大志却“怀才不遇”,整天端着一张无敌大嘴抨击机制体制、抨击流程制度、抨击待遇不公、抨击用人失察、抨击裙带关系、抨击竞争过度……总之,抨击一切看不惯却无法改变的现实。这类人常常是负能量爆棚并自带扩音器,随时随地随心情扩散各种负能量。但当你问他有什么好办法时,他也就只能给你来一个标准版的“葛优躺”,然后来一句“现在浑身上下也就吐槽这个技能是正常的”,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意见。

卧槽者,通常情况下在单位没啥存在感,上班刷刷微信、上上淘宝、玩玩手机、开开会议、看看电影、聊聊八卦、扯扯段子、骂骂上级……总之,一切服从领导安排但却不主动办成任何一件事。这类人常常是“双面人”, 低调到尘埃里,是他们的常态。但在外面总有着一摊子“大事业”,有的是开饭馆、有的是办公司、有的是跑专车、有的是做业务,在“兼职上班”的情况下还是照顾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幸福指数杠杠的。

跳槽者,有激情、有思路、有担当,但在运营商的体制内四处碰壁,明明想做事却又偏偏做不成,放眼望去一个部门、全公司乃至整个行业普遍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周围的人都是在混着、耗着、熬着。怎一个“苦”字了得!于是在一次次的不甘、一次次的挣扎、一次次的犹豫、一次次的决绝中递上那封字不算多的辞职书,满怀遗憾地走向充满未知和挑战的社会,去重建自己的人生。

其实无论吐槽、卧槽还是跳槽,我总觉得是哪里出了问题。

如果说是行业整体的颓势,那么近年来三家运营商的业绩报告都是非常亮眼的,就算是三家之间有些差距,没有了黄金十年的体面,但行业总体还是向好的,至少比起“风云突变”的互联网行业来说,通信还是一门“富足、稳定”的好生意。但奇怪的是,这个行业像是受到了诅咒,从内到外都散发让一丝颓废的气息。

我们不禁想问:到底哪里不对?!

三、想要“飞得更高”,却没有那双“隐形的翅膀”

如果说工作累、工资少、压力大是运营商员工离职的直接外因,那么员工的自我成长缓慢、需求难以满足,缺乏归属感就是间接内因。

我注意到悲观消极的情绪不仅仅在基层蔓延,在运营商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中也弥漫着普遍厌战的情绪:传统业务节节败退、改革转型无所作为、行业竞争惨淡激烈……这些都让运营商人疲惫不堪但又焦虑不安。

相比那些已经成功“跳槽”的人,整天嚷嚷着但却无处可去的员工们就尴尬了。一方面,多年来相对单一的工种让生存技能的抗风险能力变弱,就算是替代性不高的岗位也很难与社会上用人单位的需求对接;另一方面,富足的成本让运营商员工习惯了“管理”却不经常“动手”,最终核心技能“空心化”,在没有支撑方的情况下基本变成一个“废人”。

所以,大部分的运营商人最终没有“跳槽”,而是选择了更符合现实的“吐槽”跟“卧槽”。这部分人中比较典型的恐怕就是那些身居管理岗位的人,多年打拼来的职位以及熟悉的企业文化、生存环境等早已成习惯,职业转换成本越来越高,到最后只能在体制内“尽力而为”。

所以,不少人都羡慕“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却又不舍得稳定的工作,更加接近本质的原因恐怕是——想要飞得更高,却没有那双隐形的翅膀。

四、更加悲哀的是:心很大,舞台却没多大

央视曾经推出过一个系列公益广告,一句广告词记忆犹新——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在运营商的世界里,这恐怕只能是一句“口号”,甚至不可能算作是某种愿景。

2015年12月27日,中央纪委网站权威发布: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书记、董事长,现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常小兵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当天下午,针对中国通信业的这一记反腐重拳不仅打在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脸上,更是重重地落在了运营商人的心理。

从2009年起的移动反腐风暴,让曾经引领通信业快速奔跑的中国移动陷入了最为复杂而激烈的困局,体制纠结、历史惯性、变革风险,让通信行业的这艘巨轮经历了难以置信的危机。

直到今天,中国移动内部形成的那种“万事求稳”、“一切都要合法合规”、“按流程办事绝不例外”等难以言错的企业文化都让人难以忍受,于是不少精兵猛将最终选择离开体制,去做真正想做的事。

我曾撰文表达过这个观点:“这或许是反腐运动对中国通信界最大的伤害。”

近年来的反腐风暴已经让运营商们“人心惶惶”。一方面这给企业规范治理带来了长远的益处;另一方面这也成为了很多人尤其是领导干部“不想为、不敢为”的托词和借口,于是上行下效形成了“安全第一”、“稳定为重”的文化氛围。

我想批判的是那些打着“办法”、“规则”、“流程”的旗号,行着“不作为”之事的行为。

要知道,这种打着旗号的“稳妥”文化最终会让一个组织彻底失去“狼性”,从而被市场洗礼、被市场教育,最终被市场淘汰。

五、别离,珍重:路漫漫其修远兮

分别总是伤感的。

对于主动离开的人,道一声祝福,希望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重振旗鼓,开创一片新天地;对于被离开的企业,说一声珍重,希望让曾经失望、曾经彷徨、曾经有梦的通信人激起“再上路”的勇气和决心。

从成立到今天,我不知道有多少运营商人选择了离开,但我看到更多的人选择了坚守。在那个科技媒体群里,我抛出了一个问题“不知道那些离开运营商的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他们现在真实的生存状态倒不失为所有体制内人的转换标本”。如今,我也突然想明白了,其实在滚滚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几个人的去留并不能代表什么,或许一些幕后的原因是我们终究无法获知的。

我确信的是:无论是走是留,勇敢做自己才是值得点赞的。

山本耀司说过一句话:“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今天我们不讨论该走还是该留,无论做出什么决定,背后一定都有自己的理由。然而不管怎样,想明白、活明白都显得更加重要一些。

借用评论人贾葭的一句话:你活得可能不是最好,但你可以想得很明白。

最近在读叔本华,很多曾经困扰不堪的问题似乎也找到了些头绪,愿一切更好,愿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心中最接近的自己,然后坚定、勇敢地生活下去。

文章来源:品途网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