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昨儿开始流传一张沪上早报将于2017年1月1日起停刊。这张报纸并不是什么小报,在沪上乃至全国都相当有名。
关于这张报纸要被关闭的传言一直有,这一次,看着貌似比较靠谱(搜狐传媒去采访,得到否认。不过这种否认嘛,嘿嘿)。
事实上,沪上另外一家传媒集团,也有流言说,旗下要考虑关一张报纸。
我觉得是好事。
二
我参加过不少传统媒体的论坛、峰会、圆桌。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是:我作为一个圆桌的主持人,主持了一场报纸究竟会不会死的讨论。
其实我觉得这个讨论还蛮无聊的,因为我坚信报纸一定会死——这句话并没有特别的时间点,但总是我能看到的。
道理异常简单:年轻人不读报。我的儿子更是不读报。
我难以想象等他们成熟时,会忽然想起要读报纸。
不过我作为主持人,主要是控制嘉宾发言节奏,并不方便自己去发飙观点。
媒体人曹林还和别人打赌,说纸媒死不死的。那个赌约很无厘头。我以前提到过,懒得再提了。
三
中国有中国的国情。
很大程度上,报纸拖着不死与国情有关。
因为领导还是习惯看报纸。或者说,领导的秘书靠报纸去收集信息给领导看。
领导也是会退休的。今天的年轻人,总有一批人未来会做领导。
比如沪上宣传部长,今年54岁,倒推可得,一位六零后。
沪上市委书记,五零后。
再过几年,就是七零后上台做宣传部长,可能对很多报纸都不在意。但对解放日报还比较在意,因为市委书记是六零后。
再过上几年,连市委书记都是七零后了,你说ta对解放日报会不会在意?
所以,即便在中国国情下,我这辈子都能看到,报纸成为古董一样的东西。
我甚至可以这么说,连在帝都的那张头号报纸,我都能看见。
四
但还有一个国情,也在拖延报纸的死亡。
这就是人事问题。
这个问题相当棘手。
沪上曾经关过一张晚报,动静不小,涉及几百号人。
你动了人家饭碗,人家肯定要急。有些人有出路,但不是所有人都有出路。
报纸一般都是体制内单位。体制内单位有一个很有趣的东西,叫“举报信”。
你动我饭碗,我就动“举报信”。你不让我安生,我怎能让你安生?
几封举报信上去,对主事者是很大的麻烦。就算自身正举报的东西子虚乌有,也是麻烦。
中国所有纸媒的老大都不是真正的老大,无非就是“为官一任”。旗下员工的工资,也不是ta发的。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惹这种麻烦干嘛?
五
所以,沪上今儿传这张早报要关,后面还有话的:员工整体并入某湃新闻网。
没有这条,难弄。
早年那张晚报关,是借着势的,彼时集团刚刚成立,主事者被寄予厚望,汇报上去比较容易得到这样的答复:放手去干,党和人民支持你!
这家集团旗下还有一张某某某某导报,也是一直在传要关要关,缺了那条“整体并入什么什么机构”,着实下手不易。
早报后面有个新媒体,体量还比较大,名声也不小,这是纸媒关张的解决方案。
所以,我对于曾经发出“纸媒未死,我们陪你读到地老天荒”这个声音的早报要关张,态度上是乐见的。
说句有点拍马屁的话:这说明,早报搞的那个新媒体转型,还是成功的。
关掉一张知名报纸,还把员工给兜住了,怎么不是成功。
六
但凡一个市场,设计退出机制其实相当重要。
我以前混证券行业的,这个行当里过去一直有一个很头疼的问题:上市公司退出机制。不能只管上,还得管怎么退。
市场里没有退出机制,一定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老的东西不死不退,新的就进不来。一个市场没有新鲜血液,这个市场相当堪忧。
媒体这个行业,实在是媒体太多了。这里包括各种传统媒体,当然也包括各种互联网新媒体。
连公号一脉,都有2000万个。更不用说网站、app了。
整个媒体行业,单个媒体死了也就死了。新媒体死掉,估计天天都有。
新榜上次说有3成公号已经僵尸化了。
传统媒体之死,也必须考虑。
不是说讨论它们要不要死(肯定的),而是要讨论,该怎么死法。
早报给的路径是:搞一个新媒体,想办法接班。
它搞的不错,还是接上了。
所以这则流言如果被证实,是喜剧,不是悲剧。
其它的,就未必了。
于是,还僵在那里。死不死活不活的,拖着。
七
中国的地方报纸,很多都是靠行政垄断活的,因为原则上异地不能办报。
比如a省里,b省就没法过去办报。上报集团想要跑隔壁的苏州去办个报纸,可能性非常小。
这是圈地后形成的行政垄断。
这一招在互联网时代,非常不灵光。因为互联网可没说要圈地当壁垒。
被冲击的最厉害的,就是当年报业中最旺盛的:都市报。它没有壁垒,行政靠山也不是很靠得住。
中国记者杂志的陈国权认为,第一批死的报纸就是都市报。争议不小,但我基本同意。
都市报所在的集团,会想搞本地新闻客户端。
恕我直言,这是死路。因为本地新闻客户端还是要建立在行政画地为牢的基础上。这个基础不成立,本地新闻客户端就不成立——政绩工程,行政大力支持例外。
要么就把本地新闻客户端当O2O模式来做,搞服务为主。这个路还有通的,就是利润率可能不高,员工也缺少新闻事业的那种“神圣感”。
腾讯几家地方上的大字头新闻站,我旁观看都快转成服务地方的O2O项目了。
纯搞本地新闻的,没啥活路的。
八
上报有三个新媒体项目蛮知名的。
仔细去看,就会发现,它的确有一定奥妙。
第一个是上海观察,这个属于得到行政大力支持的,坐收订阅费。你看你们这帮搞知识电商的,热火朝天地讨论能不能收费。人家拿到一纸文书,早就开干了。哈
另外两个,都是切垂直领域的。一个弄时政,一个弄财经。
切垂直领域,至少,比切本地新闻,有戏。
地方上的媒体集团,可以考虑走这条路。比如体育领域?娱乐领域?文化领域?
切垂直领域,也是可以搞大工程的,不是说做个公号那么简单。搞大工程有利于向上要点资金扶持。
养上个两年,有点动静了,就准备关报纸吧。
有接盘,就不是悲剧。
九
最后说说那句纸媒未死,地老天荒。
不要觉得人打脸看笑话。
广告语你也当真?
那个啥体育品牌还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真的么?
作者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天奇阿米巴创投基金投资合伙人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