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显示,截至8月17日,腾讯持有京东股票比例从2014年5月的17.6%升至21.25%,已超过刘强东,成为京东第一大股东。从腾讯持续两年的运作来看,此番异动蓄谋已久。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的文件,此次增持并非大宗股票交易,而是由腾讯公司旗下黄河投资在8月12日至18日期间分三次从公开市场买入。
2014年,腾讯首度入股京东,当时就有分析人士预言,腾讯仅拿出2亿美元的现金,以及拍拍、易迅等亏损电商业务,再加上一些微信与手Q的移动资源,就巧取了京东15%的股权和一个董事会席位。未来必将谋求成为京东第一大股东。
此次增持信息披露后,财经类媒体标题多为“腾讯超刘强东成京东第一大股东”,而随后涌现的大量自媒体分析文章则强调,基于股权架构和投票权设计,京东的控制权仍在刘强东手中。
战略合作方之间的博弈和复杂心态由此得以管窥。
高管离散业绩下滑,京东危机四伏
京东对于控制权的强调基于强烈的不安全感。
今年7月17日,刘强东做客央视《对话》时说: “如果不能控制这家企业,我宁愿把它卖掉。”创始人的危机感源于京东过去几个季度已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如下图所示,从2014年Q3开始,京东的GMV增速达到峰值后就一路下滑,不论是GMV总额还是总营收增速,近4个季度以来都保持在下降通道,即将跌破40%。
2014Q3 | 2014Q4 | 2015Q1 | 2015Q2 | 2015Q3 | 2015Q4 | 2016Q1 | 2016Q2 | |
净收入同比增长(%) | 61 | 79 | 62 | 61 | 52 | 57 | 47.3 | 42 |
GMV同比增长(%) | 111 | 119 | 99 | 82 | 71 | 69 | 55 | 47 |
资料来源于京东财报
GMV能否保持高增长决定了京东还能否受到资本青睐。在2016年Q1财报发布后,GMW增速锐减直接导致京东评级大幅下降,股价一度面临破发,唱衰声音不断,这体现了资本对京东耐心在逐渐减少。
从主营业务电商看,京东传统优势的3C数码领域持续受到冲击,供应商因为账期延长等问题怨声载道。第三方平台业务由于没有累积和长期投入,在技术、数据、治理方面都存在问题,以至于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刘强东不得不将GMV增速下滑归结为治理刷单的结果。
从管理层看,此次财报披露京东商城CEO沈皓瑜转岗,考虑到近年来京东高管纷纷离职,包括89后少女上位成为“二当家”,也反映了其在管理和业务上存在巨大隐患。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腾讯增持京东,也有强心针的意味。8月,京东与阿里巴巴相继公布财报,阿里巴巴增长强劲,
京东则面临增速下滑,股价持续不振。腾讯此时增持,有抄底和打气双重考量。
从京东近期的股价走势看,也印证了这一说法。自腾讯在公开市场增持的8月12日开始,京东的股价有明显提升。
觊觎数据和金融,腾讯布局已久
值得玩味的还有腾讯在此次增持中,投资心态的微妙转变。
“过去我们确实有很多不放心,出于本能,很多事情都想自己去做。现在我们真是半条命,我们把另外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了。”马化腾曾这样比喻腾讯在投资合作上的策略转变。
但仅从投资京东来看,腾讯有“以半条命换一条命”的迹象,京东在这笔看上去很美的战略合作正一步步丧失主动权。
京东上市文件及财报披露的信息显示,这个签订于2014年3月战略合作协议是5年期,一旦到期,条款将重新签订。尽管还有2年多的时间,京东的业绩却已经被腾讯左右。
——京东15-20%的GMV来自腾讯。
——京东 20-25%新用户来自腾讯,这意味着有大量的用户并没有下载京东商城的APP。
——京东25%GMV通过Tenpay支付。
按照双方协议,只有一年免费期,之后京东就要向微信支付服务费。或许迫于亏损压力,京东拖了两年,直到这个季度才刚刚开始付钱。
一旦重谈战略合作协议,形势对刘强东非常不利,拿掉协议中的任何一条,对京东目前并不好看的财报来说都是毁灭性打击。这使得其在谈判中没有太多的筹码。
当然,从长远的竞争看,腾讯垂涎的还是金融和数据,这才是未来腾讯跟阿里巴巴一较高下的主战场。
目前腾讯投资的公司都在搞自己的支付,京东只是其中之一。
而京东和腾讯的数据还没有打通。这决定了腾讯下一步将实施更为主动地攫取京东的核心价值。
近期,阿里和腾讯先后发布2016年二季度财报,双方的总市值都在2400亿美元左右,这被业界认为是“AT”时代来临。如果算上同属阿里系的蚂蚁金服B轮600亿美元估值,阿里已率先迈进3000亿美元俱乐部;而腾讯未来只有吃掉京东,才有可能在电商、金融、数据等领域与老对手阿里一较短长。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