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Google、Facebook、Amazon这些耳熟能详的硅谷知名企业外,还有一批在中国并不知名,但在硅谷具有旗帜性作用的创业公司,他们用自己的创新技术引领了硅谷的创业方向。
硅谷从来都是创业者心中的圣地和创业浪潮的风向标。硅谷的创业方向对国内创业有指引性作用,那些在中国成功的商业模式在诞生之初都能找到硅谷的影子。就像Facebook、Amazon、Uber等硅谷的知名企业在中国都能找到舶来品,就像Wework在美国获得4.3亿美元融资时,在国内就掀起了一阵“联合办公”创业大潮。
国内的创投圈时刻关注着硅谷的创业方向,那么当前硅谷前沿的投资风向有哪些?资本更愿意下重金投资哪个领域?
品途商业评论本文收录了124家硅谷热门的创业项目,从上图可以看到,相比较于其它领域,2016年(本文以2016年为主)企业服务领域获投项目最多,共有44家,另外本地生活领域18家、智能硬件领域20家、医疗健康领域23家、金融领域19家。
品途商业评论梳理了硅谷最前沿的创投动态,结果显示,企业服务、医疗健康、金融、本地生活、硬件等是2016年硅谷最热门的创业领域。除了圈定的这几大行业,在下文中,品途商业评论还会深挖这些细分垂直领域的重头戏,譬如在企业服务领域,数据服务、安全、人力资源这三个细分领域堪称硅谷创业的“常青树”。
硅谷企业服务常青树:数据服务、安全、人力资源
在美国创投界,企业服务是传统热门领域,万亿级市场容量诚然可观,早期入行的甲骨文、SAP、谷歌、亚马逊和后来居上的IBM、苹果等公司,云计算领域也已聚齐多方“巨无霸”。回过头看国内,以BAT为首的互联网企业和新老软件厂商也暗地较上了劲儿。除了巨无霸抢滩云计算,接下来企业服务这盘棋该怎么下,着实得看看硅谷的风向标。
在本次盘点的44家硅谷知名企业服务类项目中(按类别排序,下同),有接近10家公司都属于硅谷热门的创业项目,其中包括了像Slack和Palantir Technologies这样处于F轮上市前的企业。硅谷有协同办公第一品牌Slack估值38亿美元,国内有企业协同工具钉钉估值30亿人民币,硅谷有Palantir Technologies估值两百亿,成为硅谷独角兽企业,国内也有同盾科技从成立至今都备受资本的青睐。虽发展势头不如硅谷迅猛,但可以看得出来,国内创业公司在企业服务方面的发展方向与硅谷步调基本一致。
在硅谷,说起企业服务的明星,就一定得提到大数据分析平台Palantir Technologies,2015年12月,Palantir宣布在最新一轮融资中成功募集资金达 1.29 亿美元,此轮融资后,Palantir Technologies估值达200亿美元,仅次于打车应用 Uber 和短租服务 Airbnb。从品途商业评论上图盘点中也可以看到,数据服务类创业项目占比高于其他企业服务垂直类行业的创业项目。
从品途上述的44个知名的硅谷企业服务创业项目来看,除了数据服务领域持续火爆,占总比的25%外,像人力资源、安全、IT基础和办公OA这些垂直领域也备受关注,分别占比9%、9%、9%和6%。
硅谷医疗行业创投趋势:生物科技、数字健康、医疗保健最热
2015年,谷歌风投超过三分之一的投资额投向医疗保健和移动医疗类公司,在中国,阿里、腾讯等巨头也强势布局了移动医疗。到了今年,移动医疗虽然热度不减,但是在医疗健康垂直领域里,硅谷将生物科技和数字健康作为重要的投资方向。同样在品途商业评论下图盘点的23家硅谷知名的医疗领域创业项目中可以看到,在2016年硅谷医疗健康获投企业中,生物技术领域占很大比重。
生物技术是硅谷尤其看好的领域,上图中做氨基酸药物临床研究的Pronutria Biosciences公司估值达到3.21亿美元、专注生产临床阶段的药品的生物制药公司Afferent Pharmaceuticals公司估值达2.8亿美元。这两家生物技术类创业公司是2015年硅谷估值增长最快的医疗类创业项目,它们被福布斯中文网纳入“硅谷最热门的50家初创公司”榜单。
除了生物医疗,医疗保健和数字医疗也是硅谷前沿的创业风向,默克全球医疗创新基金负责人Bill Taranto在2016年年初曾公开表示:“医疗保健的未来趋势就是数字化,我们的主要投资理论是基于‘数据就是金钱’,我们能在未来的医疗市场上进行数据交易,而这一切数据都是来源于互联网医疗。我们所有的投资组合公司都是数据公司。无论是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检测数据,哪怕是诊断数据也是互联网医疗。”
从品途上述的23家硅谷知名的医疗健康创业项目来看,除了生物技术领域成为关注的焦点,占总比的39%外,像数字健康、健康保健、医疗器械这些垂直领域也备受关注,分别占比13%、17%和8%。
硅谷坐落着全球最牛的VR加速器
你一定听说过硅谷硅谷第一孵化器YC,但你听过全球首个VR孵化器River吗?River是VR界最有名的风投公司Rothenberg Ventures推出的全球第一个专门针对VR项目的孵化器,它成功孵化了Jaunt VR,Jaunt自2013年成立至今以来已获得4轮总计1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迪士尼、谷歌等知名企业。
除了River外,专注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以及可穿戴领域的投资机构及孵化器SuperVentures、吸引duolingo入驻的旧金山排名第一的高新企业孵化器Runway也都坐落于硅谷。这些世界级的VR孵化器足见硅谷创投圈对VR/AR的热情。
硅谷的虚拟现实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比如为教育、体育、甚至军事提供培训产品。在国内,虚拟现实与游戏、电商、社交相结合,未来,创业者们在畅想虚拟现实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大社交平台。
在品途商业评论收录的20家硅谷知名硬件领域项目中可以看到,硅谷创投圈对智能硬件领域极为重视,最直观的表现在融资方面:基于AR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公司Meta被李嘉诚、马化腾、杨元庆联合投资B轮5000万美元;卫星通信创业公司Kymeta获6200万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比尔盖茨;3D打印公司Carbon3D宣布已完成了由谷歌风投领投的1亿美元的C轮融资,国内外巨头也纷纷投资硅谷智能穿戴设备、3D打印、机器人、飞行器等领域领域。
在上图的20家智能硬件公司中,其中VR公司有10家,占比50%,另外,品途还收录了做飞行器和芯片半导体等垂直领域创业项目,各自占比10%。
本地生活领域:硅谷下一个独角兽的诞生地
中国的资本寒冬浇熄了很多创业者的热情,创投圈也由此将关注点转向了企业服务领域,从C到B的转变,使得国内掀起了一轮企业服务创业大潮。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离C端用户近的产品才更具有价值。在硅谷,本地生活领域仍占据主要的创业地位。在下图中可以看到,包括家政、房产、宠物、餐饮、同城配送、运动健身、电商等领域都有硅谷当前最热门的创业公司。
品途商业评论共收录了18家硅谷知名的本地生活领域创业项目,包括为全美20多座城市提供送餐服务的DoorDash,目前估值达6亿美元;同城快递公司Postmates估值达4.5亿美元、在国内引起健身热潮的体育健身类项目Classpass等等。
在上图收录的18家本地生活领域服务项目中,各类电商类创业公司有7家,占总比的38%,其次的是房产服务有2家,占比10%,此外,图中也涉及到家政服务、宠物服务、餐饮、服饰等硅谷知名的创业项目。
在硅谷的本地生活领域,除了Uber这样的巨头出行公司,还有电子商务、家装、餐饮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垂直领域受到创投圈的青睐。从O2O到消费升级,这些越是接地气的项目越受到创投圈的共鸣。因此,消费升级在2016年也将是国内外资本持续关注的一个热门领域,说不定硅谷下一个独角兽就诞生在本地生活领域。
华尔街金融才俊脱下西装去硅谷搞借贷
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都指出,2008年危机之后,不少华尔街的金融才俊和银行家纷纷脱下正装,换上了轻便的休闲服走进了硅谷创业公司,近两年这种趋势更加的明显。同时,美国名牌大学商学院的学生在毕业后也会放弃在华尔街的工作机会,直接涌入到硅谷创业公司,这些金融才俊走进硅谷,瞄准的是借贷、支付、理财以及投资平台。
品途商业评论上图罗列了19家硅谷知名的金融领域创业项目,从图中可以看出,那些致力于改善消费者移动支付体验的创业公司更受创投圈的青睐。其中,线上支付平台Affirm于去年5月份获得2.75亿美元B轮融资;在线支付创企Stripe于2015年7月获得D轮融资,本轮融资完成后估值已达到50亿美元。直到今天,移动支付在硅谷创业的热度依旧不减,反有愈演愈烈之势。
回到国内,随着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产品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看到移动支付这个市场的庞大之后,互联网企业、硬件制造商纷纷借助自家的优势抢占移动支付的入口。
从上图罗列的19家硅谷知名的金融类创业项目中可以直观的看到,支付领域创业项目有4家、借贷类创业项目有3家、理财类创业项目有3家、保险类有2家、征信类有2家、融资平台有2家,分别占总数的21%、15%、15%、10%、10%和10%。
总结
从品途商业评论本文的盘点中可以看到,硅谷和国内的创业方向并无很大的差距,但值得创业者和投资人关注的是硅谷在技术、数据、金融创新层面的创新和创业。
医疗、虚拟现实等领域亟待突破的是技术,如生物科技公司Afferent Pharmaceuticals估值达2.8亿美元、基于AR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公司Meta估值3亿美元;数据方面在与各个行业的结合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发展较好,但本质都是做数据生意;而支付、理财都属于金融创新,像征信,国内还没有特别大的公司,这些都是国内创业者可以借鉴的创业机会。
Tips:为了让读者更直观、明了的了解本文内容,品途商业评论还准备了“硅谷前沿创业风向白皮书”,白皮书会更加详细的解读硅谷前沿的创业风向,敬请期待: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