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寒冬面前,生鲜电商首当其冲,一份份死亡名单让投资人和大众无不摇头叹息。转而进入2016年,生鲜行业突然换了一种画风,如烈焰烹油,鲜花着锦,好一派繁华景象,仅3个月时间宣布融资成功的生鲜电商达6家之多。但生鲜行业还能像之前一样“烧钱博出位”吗?
答案必然是不行的,那生鲜行业应该怎样做?纵观易果生鲜、每日优鲜、本来生活等生鲜大咖纷纷链接上下游,产地物流配送一把抓,这是否是生鲜行业应该前行的方向?
品途商业评论从生鲜行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北京主要市场开始了121家生鲜电商的盘点。我们希望从以北京为主的这“土生土长”的121家生鲜电商发展现状中,推断生鲜重“链接”的方向是否正确。
品途商业评论通过对121家生鲜电商数据盘点得出以下结论:生鲜电商行业淘汰赛将来;B2C竞争最为激烈;融资要求数据漂亮;资本追着生鲜跑的剧情反转了,今年生鲜得追着资本跑。
一、生鲜创业爆发期之后,淘汰赛来临
品途通过对所盘点数据的整理发现,2014年、2015年无疑是生鲜创业的爆发期,然而爆发期过后,生鲜创业热情急转直下,2016年只有1家新创立企业,整个生鲜行业从爆发进入淘汰。如上图所示,2004年至2010年期间,生鲜电商处于萌芽状态,每年创立的生鲜电商数量在0~5家之间。2011~2013年期间;生鲜电商创立数目增幅较大,数量在12~13家之间;2014~2015年期间,生鲜电商的创立数量继续大幅增加,达到34~36家之多,但到了2016年,数量骤降,截止目前,仅成立1家。
从2014年开始,生鲜项目新成立数量较为集中,奋勇而进的背后是生鲜电商的同质化严重,项目之间真正的差异非常小,且市场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么多的“玩家”。从数据上看,这条赛道显然过于拥挤,从进入2016年的反常情况看,生鲜电商有着进入“淘汰赛”的苗头。
二、生鲜六成都是B2C模式,没干爹不行
看完数量再来看模式,在品途商业评论盘点的这121家生鲜电商中,主要商业模式为B2C的有74家,占比约为62%。紧随其后是B2B的模式为23家,占比约为19%。数量排第三的是拥有线下自提点或前置仓的O2O模式,数量为13家,占比约为11%,其余的模式主要为C2B、C2C、P2P,以及B2B2C和生鲜垂直媒体。除C2B模式数量有4家外,其余数量均在1~3家左右徘徊。(单个生鲜企业模式分类详情可下拉至文尾部查看图表。)
由此可见,B2C模式数量最多,在淘汰赛期间,没有特色和干爹可抱的生鲜项目必然首当其冲被淘汰。此前,美味七七榜上的“干爹”不给力,轰然倒下也在侧面印证这一观点。关于B2C模式的危险性,品途商业评论曾在《美味七七破产只证明亚马逊的投资失败?不,B2C模式的生鲜电商或将均面临危险》一文中有过相关分析。如下图所示:
其中,有六家B2C模式的生鲜项目分别傍了京东、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巨头。巨头入局生鲜行业,与普通入局者相比,在资金、渠道等资源方面存在巨大优势,所以巨头扶持的几个企业发展都不错,至少从目前来看,有“干爹”的生鲜电商融资轮次比没有“干爹”的生鲜电商融资轮次更靠后。但巨头毕竟数量和资源有限,一对多,抛开B2C模式同质化严重的忧虑,创业者也难以获得巨头全心全意的扶持。正如美味七七被亚马逊翻了牌,但据业内人士分析,亚马逊把精力都放在海外直购上了,战略重点不看生鲜,所以不愿意更多投入。
三、半年内拿不出漂亮数据的生鲜电商,容易失去资本青睐
在融资轮次方面,天使轮和尚未获投的项目较多,均在25家以上,其中A轮数量也较多,有20家。除此之外,无论是种子轮还是B轮、C轮、D轮、战略投资、并购、上市,数量均在4家以内。
生鲜项目融资轮次在天使轮和A轮扎堆,说明入局生鲜电商的资本多为早期风险投资,在最初选择生鲜项目时多是抱有站赛道的目的,若是半年内生鲜电商不能表现良好,按照此类资本的投资节奏,很容易就会被资本抛弃。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次盘点的121家项目中,有23家电商的融资轮次或是缺乏数据、资料,或是因为是企业内部孵化,融资轮次难以判断,所以品途商业评论将其均列为“不明确”情况。
四、资本追着生鲜跑的剧情反转,今年生鲜得追着资本跑
最后,我们再来审视近4年来的生鲜融资事件数量。不难发现,在2012~2015年间,生鲜电商融资事件不断增多,在2015年达到顶峰。2016年看起来也不少,在半年的时间内也产生19起融资事件。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融资成功一般不是立马宣布,往往因为资金到账、企业战略等因素推后3~6个月公布,所以今年以来发生的融资时间到底有几家是真的在今年融资成功还值得商榷。资本入局对于“缺钱”的生鲜电商而言,不论是缓解资金紧缺还是应对外界质疑,还是都有利的。
创投圈的融资节奏基本在三至九个月之间,不过根据上述图表显示,上一次的融资高潮在2015年。从今年三季度开始,生鲜电商追着资本跑的情况已经陆陆续续在发生,也不乏短期内降低估值优先融资缓解现金流的做法出现。
结语
这121家生鲜电商表现出来的这4大问题,其实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整个生鲜电商领域的全象。
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底层农业的积淀,目前来看,互联网代表着新势力、新未来。站在互联网的“肩膀”上看农业,农业的生产方式似乎还处于较为原始的阶段。所以当O2O概念的兴起时,传统的发展了许多年的生鲜首当其冲,被列为第一改造对象。一时之间,资本与创业者“齐飞”,情怀共疯狂于一色,“大炼生鲜”的运动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当资本一捆一捆的砸钱,创业者一批一批的入局,生鲜却像个无底洞,再多的钱也“捂不熟”,再深刻的情怀也无法激起“浪花”时。资本寒冬一来,创业者惶恐了,随着众人开始质疑生鲜电商的价值。
行业发展至此,不少人开始反思,当初入局生鲜电商时的思路是否一开始就是错的?把水果、蛋肉照个照片搬到网上就是互联网思维?就是改造来传统行业?生鲜行业的问题不是缺分销的渠道,而是分销的过程中太“传统了”:信息不对称、技术不够先进,管控思想太“个性”,成本太高,质量不过关……内脏出了问题,导致脸上长痘,不去治内脏,却一味花钱的在脸上折腾,这样的人能有健康的未来吗?行文至此,品途商业评论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做好生鲜,还是从产业链做起吧。
为此,品途商业评论8月5日在北京携手行业一线创业者亲身说法,举办题为“连接生鲜”的主题沙龙,我们试图通过该话题的讨论,以及线下各渠道之间的共享交流,帮助从业者抱团取暖,为打通上下游链接做力所能及之事。
附121家生鲜企业盘点表单: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