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底捞火锅料的上市,再次让餐饮上市成为圈中谈资。在越来越多试图上市的餐饮企业中,有个尴尬的存在,那就是五年前就开始筹备的沙县小吃集团。
目前,沙县小吃仍是一盘散沙。随着近两年消费升级的冲击,沙县小吃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不少店主开始各自为营,寻找谋变之道。
罗光华是北京一家沙县小吃店的店主。去年年底,他的店铺有了一些令人意外的变化。
在不足三十平米的店铺的两侧墙上,贴上了红底黄字的新款菜单。新菜单里不乏鱼香肉丝饭、宫保鸡丁饭、剁椒爆鸡饭等需要通过“爆”、“炒”烹饪手法实现的品类。如果按照以往沙县小吃店的风格,这些新添的品类是不能出现的异类。
正宗的沙县小吃,厨房里是不会进行炒菜的。作为地道的沙县人,罗光华经营沙县小吃已有十余年,但他却不认为自己离经叛道。
原来,这些新款套饭是由专业的食品公司——正大集团进行统一配送。正大将半成品统一配送过来,罗光华只需进行二次加工就行了。
这是沙县政府主导设立的沙县小吃集团,在去年8月与泰国正大集团合作的结果。早在2008年,有上市计划的沙县政府,就成立了沙县小吃集团,想要整合全国门店。为了解决标准化出品的问题,沙县小吃集团先后与正大、中粮等大企业合作。
在全国有近两万家门店的沙县小吃,目前还是各自为政的局面。如今,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低端廉价的沙县小吃仍是各顾各,无法拧成一股绳来共同应对。
为何会发展到如今的局面呢?这还要从沙县小吃走出去的历程说起。
1、沙县小吃走出沙县
据沙县小吃网官方资料显示,沙县小吃最早是夏茂镇人带出去的。
沙县夏茂镇是以客家人为主,他们性格豪爽,喜欢在外闯江湖。上世纪80年代,因为夏茂镇人多地少,工业也不发达,很多本地人外出打工挣钱。
1991年,有一个夏茂女人在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旁,开了一家小吃店。主要供应:扁肉、拌面、水饺、蒸饺、炒饭等品种。当时,夏茂镇家家户户都会做蒸饺,这也是外地沙县小吃店的标配。
▲扁肉、蒸饺、炖罐、拌面是沙县小吃的老四样
1992年8月的一天,金融学院的一名干部来到这家小店。他是熟客了,在跟男店主一起喝酒时,一时兴起说:“老板,你干嘛不打个招牌呢,像旁边“兰州拉面”有个店名也好啊!”店主夫妇一听,觉得是个好主意。可是取什么名好呢?干部说:“叫沙县风味小吃可以吗?”店主夫妇觉得不错。就这样,“沙县风味小吃”的招牌诞生了。
这家店开起来后,因独特的沙县风味,生意很就快红火了。当时,沙县当地由于赌博盛行、”标会”崩盘,很多人负债累累。
那些经常来小店落脚的老乡们,看到这种生意有利可图,便向老板请教,也在福州做起了沙县小吃。沙县小吃就这样走出沙县了。
目前主流媒体报道最多的版本,是邓世奇“逃债”外出做大了沙县小吃。对于这种说法,沙县小吃并不认可。
无论如何,确实是越来越多沙县人涌入福州,这个市场开始变得竞争激烈起来。于是,沙县人不得不转战其它城市。
从厦门到广东,再到上海、北京,沙县人靠着勤劳努力,攻占了一座又一座城市。目前,沙县小吃店在全国的总门店数已达到6万家。其中,沙县本地人开的店约2万家。
2、政府接管成特许经营
小吃业的发展,给沙县极大带来的发展。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沙县有20%的人口在外地做小吃。
那些赚回来的钱,正源源不断地回流沙县。如今,沙县这个小县城的房价已都达7000元。
当年正是看到了这样的“利好”,沙县政府在1997年专门成立了沙县小吃办,开始对外宣传沙县小吃。之后,沙县每年都会在12月8日举办沙县小吃文化节。
自从政府成立了“沙县小吃办”后,沙县小吃就成了特许经营,只允许沙县本地人和外地亲戚加盟。
为了使沙县小吃业主经营更加规范,沙县政府还建立了“沙县小吃培训中心”。加盟商不仅需要得到当地政府的许可,还要通过统一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有: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经营理念、小吃技能、食品安全等方面。培训结束后,政府会统一合格人员颁发沙县小吃商标准用证和商标牌匾。
这就彻底改变了原来跟着别人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
为了便于管理,沙县政府在2004年以集体商标的方式,注册了”沙县小吃”商标,并由“沙县小吃办”统一管理。
随着规模的不断壮大,政府也开始对外地人开放加盟。在一些沙县小吃较为集中的城市,沙县政府还成立沙县小吃同业公会联络处,专门负责处理相关事务。
目前,已有29个城市建立了沙县小吃同业公会。
3、政府欲将整合上市
单从数字上看,沙县小吃完全具备一个上市公司的资格。
论体量,拥有2万家门店的沙县小吃,是肯德基(中国)的5倍,麦当劳的10倍,排行全中国第一。
论营收,据《新京报》报道,2015年沙县小吃营业总额达60亿人民币,是九毛九同年营业额的6倍。
面对这样的规模,沙县政府想上市的念头也是情理之中。
2008年8月15日,沙县政府主导设立了沙县小吃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与正大集团签约,“计划在三年内整合6000家,五年内新增发展4000家沙县小吃终端,实现年营业收入500亿元,将沙县小吃打造为中式连锁餐饮第一品牌”。
但风吹了这么多年,沙县小吃一盘散沙的局面始终没有得到改善。正是这种各自为营的模式,注定了它上市的难度。
难点一:整合难题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北京1500家沙县小吃门店中,只有不到800家是正式注册的。
这一盘“沙子”,怎么整合一个大难题。作为上市公司主体,沙县小吃集团已经成立。但这只是一个壳公司,能不能成功上市,还要看有多少有实业的经营者愿意加入。
难点二:标准化难题
即便整合成功,在扩张过程中如何将标准化执行到位,又是一个难题。
吃过沙县小吃的人,都有一个感觉,就是店里什么都卖。目前,沙县小吃的管理水平与标准化管理、连锁化运营、中央厨房支持等现代化连锁经营理念相距甚远。
难点三:股权分配难
对照IPO审核标准,IPO上市条件第一步就是需要确认企业主体资格,保证无股权与资产产权纠纷。
沙县小吃中最大的组织者是地方政府,但其并没有直接的管理与督导权。政府成立沙县小吃集团确立上市资格,至少需要完成连锁品牌确立、经营者股权分配、企业化管理三个方面的改革目标。
4、标准化就一定好?
事实上,除了上述的三大难题,目前沙县小吃还面临消费升级的冲击:脏乱差的传统店面,对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没有吸引力。品牌不统一的乱象,在追求品质的大环境下越来越行不通。
很多沙县小吃门店开始尝试转型,新增菜品,环境变好等等措施。但同时也看到,大部分的沙县老店依然保持原样。
这种状况,正是沙县政府迫切希望标准化的原因。
那么,标准化就一定好吗?
有资深餐饮人认为,沙县完全可以坚持自己的定位,没必要盲目地模仿麦当劳、肯德基做连锁扩张。
连锁扩张要结合自身的资金储备、人才储备、管理水平等,量力而为。否则,扩张越快,死的越快。
沙县小吃的优势正是低端定位。如果做好了不但可以树立差异化,规避了强大的竞争,抓住了基数庞大的低端消费群体。毕竟,城市中上亿的农民工,还是最看中经济实惠的。
事实上,不少沙县店主也都认为,上市是政府的一厢情愿,不是上万经营者的共同意愿。因为对于大多数小本经营的业主而言,这种低门槛正是他们想要的。
关注微信公众号品途商业评论(pintu360),精彩内容每日放送,还有福利与互动。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