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抱着对实体经济的各种悲观情绪想把地产、互联网两大泡沫如何压制实体经济市场发展的前后关系码出来,结果迟迟未动笔。刚好,写的早不如写的巧,前天“专家”睁眼说瞎话“L”型经济是在合理区间内平稳增长,昨天传出“跨界定增被证监会叫停”的消息,一切都在冥冥之中,投机者细思极恐,现在大概都在忙着怎么退出。
刚刚见到这个消息时,各种平台门户评论当中骂声不断,但仔细观察,原来骂的人不是做金融的就是搞风投的。而这群人往往是最快接触这个消息的,不能作为本次改革的大样本。那么这次举动对大部分人(包括大部分创业者)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认为,至少对于实业创业者及“真正想做事”的互联网创业者来说,都是好事。
前几年,实体经济被房地产压的透不过气,目前地产涨停,再无接盘侠。
我们一点一点分析,在这里,先讲一个经济方面的小故事。
过剩的牛奶为什么会被倒掉?首先,这里说的“过剩”并不是针对所有人,而是针对消费的起牛奶的人。用一个小学生都会计算的假设来讲,某企业1包牛奶成本0.3元,售价1元,同时售给AB两类消费群体(AB两类群体的区别在于A的恩格尔指数比B小)。此企业月销售1000包,500包售给A,500包售给B。我们可以计算出,此企业的月盈利额为700元。换条思路,成本不变,如果售价为2元,B类群体很可能消费不起,但是A类群体的购买力依然旺盛,毕竟1元的增长价格对于恩格尔指数较小的A来说无关紧要。那么,此企业虽然月销售从1000包变成了500包,但是此时的利润额却扔是700元(150元花在了生产过剩牛奶上)。剩下的牛奶怎么办?倒掉!绝对不能低价或者善捐给B类消费者,一是运输等都需要成本,二是B很可能倒手将牛奶卖给A扰乱市场。而本企业只需要在第二个月“去产能化”,仅生产500包牛奶,则利润就会变成850元!B类人群并不是这些企业的消费用户,是被抛弃的群体。
在这个经济小故事中,要注意一下避免机械类比,如牛奶换成粮食或食盐就不成立了,食盐100块一包你还是得买。成立的条件有两点,一是产业链最前端(奶农)对市场并不敏感,一家养牛赚钱,大家都养;二是牛奶并不是必需品。
那么问题来了,房子是必需品么?什么什么?是???你等我换个问法。房子仅局限于一线城市中,它是必需品么?或者,你有1000万,真的会全部用来买一套房仅仅是为了实现它的功能化拿来住吗?1000万真的不是哗众取宠,我们小区四环外五环内,600万一套二手房,再往里一点,1000万算是普通住宅。这个钱,除了买房,真的有很多消费或者投资方式了。
不得不说一下炒房的本质,炒房实际上是找接盘侠的游戏(从另一个角度说,很多互联网项目也是在这么做,跨界定增也是对其的一种打击,后面讲)。大的开发商将房子卖给大投资商,大投资商炒高房价转手卖给小投资商,小投资商再炒,再卖给房哥房姐。炒到现在1000万的房子砸到房哥房姐手里,并无“刚需”消费者参与购买。2000万人口的刚需仅仅是一个笑话。还记得前段时间搜索热点上榜“燕郊抢房热”吗?不少媒体已经被丧心病狂的地产商买通,拿12年的图当新闻娱乐大众智商了。房价如此,下一个接盘侠是谁呢?
有人说不炒房我们干嘛呢?放在银行每天都在毛。实体经济不景气,又不敢投资进去。实体经济为什么不景气?因为国人的消费能力低?非也。钱都拿来投资房产了。没买房的攒钱买房,买了房的攒钱投资房。再者,地产的高调介入,大大提高了手工业及其他各行业的人工成本,再加上房租和税收,想实体创业还真是难啊!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那么现在,地产涨停(跌是不可能,跌了之后投资买房的就要把泡沫抵押给银行了),焦头烂额的地产商除了倒闭将会怎么转型呢?大量的热钱将何去何从?
近几年,互联网吸引大量热钱入驻,这些热钱夹杂各种不纯洁的目的进入市场,导致互联网成为为资本“讲故事”的工具。
先问一下,哪个互联网创业公司的目标不是上市?有几个互联网公司真正实现了盈利?说好的互联网思维就是不赚钱呢?生产水泥的企业借壳摇身一变成为某科技公司,估值大涨,是不是泡沫?国产电影满满的都是槽点,前景却依然一篇光明,是不是太不寻常?互联网金融屡屡受挫,骂完证监会默默沉思了一下,问了一句是不是低价进入潜伏两年等风来?
这些都是病,得治。三观要改,眼界有多宽,世界有多大。
我并不认为ZF打造新三板仅仅是为了税收,或许初衷是好的,只是被投机者玩坏了。为什么热钱不流向地产之后开始流向互联网?因为互联网节奏快呀!投资一个实业很可能十年才能盈利,投资一个互联网项目,只要找到接盘侠就能盈利了呀!
正如克莱尔·卡梅伦·帕特森发现了含铅汽油的危害,却被他的投资者及其他资本家施加压力,艰难战斗,亦如《货币战争》中那样,资本家甚至决定一场世界战争。或许,这些都有些夸大其词,但是其在国内经济市场发挥的作用却不容小觑。如果不进行宏观调控,完全以利益为最终目的的资本家极容易毁掉一个市场。地产完蛋了,资本进入互联网开始打造另一个泡沫,几轮投资最终上市仅仅是为了将整个项目变成圈钱工具,让这群热血的创业者怎么想?所以,叫停跨界定增来了,先断绝你投机的后路,抱着投机一把然后撤出目的的资金必然有去无回。或许这次改革将会对百分之九十的互联网公司造成打击,但是留下的百分之十必然是良币,这才是一个没有泡沫的互联网市场。
另外不得不提一句,这次的叫停跨界定增,我认为跟乐视宣称的跨界化反没有任何关系,乐视想要打造的概念是一条生态链(虽然手机的大黑边还历历在目吧),说的粗俗一点就是你买了我的手机如果再买我的电视,体验就更好啦!摇身一变玩概念总比摇身一变玩资本要好的多。其实,最容易玩资本的还是一些被逼疯多年的实体企业,盲目的寻找转型方向。这方面,VC参与的反而更少,更谨慎。
最后总结一下,互联网根本不可能完全脱离实体经济,一行代码能损毁一架卫星但是造不出一瓶矿泉水。这次叫停跨界定增,不仅仅会使互联网减少大量的泡沫,也绝对会让实体经济的资金变得更理性。我们不妨暂且相信ZF的这次调控手段,静观其变,如果还是坑,我跟你们一起骂。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