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第一媒体

短租“蓝海”入“红海”,最大关卡是同质化?

短租“蓝海”入“红海”,最大关卡是同质化?

这几年共享经济和短租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步履稳健的大步朝前,前途和“钱途”看起来都是无限大。

民宿短租这只“独角兽”的崛起不断刷新着人们的“三观”。中国商务部服务业公司联合中国饭店协会给出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内地民宿短租规模才百万左右,从业者不到10万,彼时的民宿好像还是“稀罕物”;而到2016年,国内民宿相关企业已达4万多家,行业从业人员近90万人,市场规模逾百亿元,短租用户日益活跃。

“友盟+”数据显示,2015年12月份数据对比同年1月份,短租App的活跃设备量年度增幅约为500%,同期,国内知名民宿短租预订平台木鸟短租第一季度注册用户数量增长了125%,活跃用户数同比复合增长44%,尤其受到家庭游用户的喜爱,两室一厅的类家房源的预订中,家庭用户占比62.4%,这些数字都说明入住民宿已经成为时下潮流的住宿方式,中国民宿短租市场蓝海一片,发展速度空前绝后。

如此大的蓝海市场分外惹人眼红,资本纷纷倾囊助力的同时,多家房企巨头、BAT、品牌酒店集团等也开始着手布局短租市场,推出新型的短租公寓,以抢占现有的短租市场份额。现在,短租市场中玩家增多,产品、服务逐步进入同质化怪圈,竞争日益白热化,也预示着不久之后短租行业将从市场辽阔的蓝海步入厮杀激烈的红海。

对于民宿短租企业而言,“未雨绸缪”才能出类拔萃,所以企业想要在红海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拒绝同质,拥抱差异”,那么民宿的同质问题主要表现哪些方面呢?

同质化1:平台营销策略大同小异。

现在的在线短租平台并未出现一鸣惊人的营销噱头,多是根据现有的节假日和网络热点制造相应的营销活动,比较平乏无味,湮没在茫茫的节日氛围里,实际真正能让用户产生好奇、甚至购买欲的成功营销案例很少,民宿短租平台应该多向创新型企业学习,增加品牌曝光,吸引用户关注。例如同是共享经济的Uber曾联合淘宝打造移动试衣间——在杭州、成都、广州三地Uber用户可一键呼叫体验神秘专业人士一对一换装搭配指导和全新造型打造,这样既借助了淘宝在中国的强大用户基数,又创新性的构建了情景体验,兼具趣味和实用,也达到了让用户过目难忘的效果。

同质2:平台商业模式无差别。

目前国内的民宿短租平台众多,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B2C模式,平台的主要房源来自房屋开发商、职业出租人、商户等,其房源由平台专门经理人统一管理把控,采用管家式的服务模式;另一类则是如木鸟短租等平台采用的C2C模式,平台的房源多来自于社会上分散的个人,房源类型更多样化,能为用户提供更差异化的住宿体验。

现在的无论是2B还是2C的企业,不难看出都是相似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定位区别并不明显,面对同样的目标群体,扩展相同的民宿短租房源,这样导致平台竞争更加激烈。也有企业在白热化的竞争中将资本圈地、谨慎烧钱作为平台出击的重要武器。但资本也有着泡沫的危险,一旦完全依靠资本进行市场突围,容易“家财散尽”后成为下一个引火自焚的爱日租。

同质化3:平台创新技术和创新型人才结构相似。

当今互联网技术互通有无,技术人才流动性大,当一种技术流行的时候,所有平台都会依赖现有的技术员工开发本功能,这样短租平台本身的创新技术优势也就不复存在。

同质化4:民宿房源同质化严重。

在线短租的产品是平台,平台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民宿短租房源,然而如今多数房源相似度太高,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短租房多是居民单元楼、筒子楼,旅游城市的房源特色无差别,例如近海城市多用“海景房”噱头吸引客户,近景区多用位置优势吸引用户,甚至有些地区一种民宿受欢迎,全区域会出现集体复制的现象,所有民宿风格一样。例如,近年来“特色徽式客栈”受到游客的欢迎,安徽徽州村民开始大肆改造或建设徽式民宿客栈,这些集中复制的“仿古”、“山寨”建筑居住环境一般,给游客“千店一面”的居住体验,没并有呈现出行业标榜的“丰富、多元、个性化”等体验,民宿“体验化”概念逐渐减弱,这对需求端的培育非常不利。

对于“规模性复制”平台模式或者民宿现象的出现,笔者可以理解,因为人们的趋利本性总会使他们选择短期内最能收获效益的产品,但从长远来说,这显然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和任何舶来品一样,从业者想要保持生机必须要进行本土化创新

在产品服务上创新,首先要注重民宿房源的个性化和丰富化,企业要从长远的角度去辅助民宿经营者打造不一样的民宿,例如海边的房子不要统一以“海景房”为噱头,还应该开发“近海美食”、“近海娱乐项目”、“海景房房东职业”等属性,坚持独树一帜的风格,避免“山寨”和雷同。

在平台服务上,除了现有的基本服务以外,民宿短租企业要多开发人性化的服务。如国内知名民宿短租预订平台木鸟短租的“地主之谊”功能是为了挖掘房东线下服务资源,让房东提供给游客免费的增值服务,帮助游客规划出游路线,预订餐馆等,更能实现他们吃住一体化的本地出游目的;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为平台线上工作人员“充电”,让平台服务者了解目的地详情,让她们告知用户关于民宿详细信息的同时,还能提供当地游玩的实用建议,这样企业才能真正把特色贯穿到民宿房源的线上、线下软服务上,才能更好的迎合行业“非标准”的标签,让产品产生不可替代的价值。

同时,企业在盈利模式、营销战略也要进行创新,和其他平台之间形成差异点,例如明确品牌定位,明确房间主题和服务,将品牌具象化、情感化;制定短租市场纵横发展策略,先通过全国性媒体战略在旅游城市和一线城市普及短租概念,再通过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进行渗透,活动由游客端向商旅人群转移,建立类酒店民宿等。

在即将到来的同质红海中,企业要用长远的目光看待行业的发展,只有想方设法进行持续性、创新性地本土化改造之后,才能成为红海内真正的行业巨头。

%e7%9f%ad%e7%a7%9f%e8%93%9d%e6%b5%b7%e5%85%a5%e7%ba%a2%e6%b5%b7%ef%bc%8c%e6%9c%80%e5%a4%a7%e5%85%b3%e5%8d%a1%e6%98%af%e5%90%8c%e8%b4%a8%e5%8c%96%ef%bc%9f

文章来源:品途网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