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美国演员凯文·史派西在做客电视节目《演员工作室》时,对主持人詹姆斯·利普顿说:“其实没有什么奖。你能拿到的最高奖项是你的自我感觉和成就感。光有进取心是不够的。这不过是一种内心的渴望。明确你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并竭尽全力为之奉献。如果你感觉到自己有可以付出的东西,或者你觉得自己的才能是值得去发挥的,值得人们的关注,那么你的努力就不会白费,也没有你办不成的事情。”
这恐怕是我们所见过的有关心灵的含义的最佳概括了。
无论你是一个精益求精、努力完善自己作品的艺术家,一个对每一个音符都十分挑剔的音乐家,一位整日投身魔鬼训练的运动员,还是一个白手起家努力创业的联合创始人,抑或是一个掌管企业命运的管理者,只有在你给自己的事业加入高度的使命感和目标后,你所有的努力才有方向,才有可能成功。目标和热情是心灵的根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们更是企业存在与发展的根基。
有了目标,心灵的力量能得以保持,散发持久的魅力。有了目标,企业和个人才会更加乐于奉献。有了目标,个人就有了工作的热情,有了创造一流产品和服务的动力,企业也就有了存续和发展的理由。正如我们所说的,目标无须过于高远、高尚,但应该有明晰的、经过深思熟虑的基本价值体系。虽然金钱和财富会在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滚滚而来,但是企业的目标必须高于赚钱。以目标为驱动的参照问题包括:这些产品和服务如何能为消费者创造福祉?如何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如何能让消费者的饮食结构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如何能让人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我们日复一日担心的问题是如何能在预算范围内为我们的顾客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纳拉亚那·慕尔蒂曾对他在信息系统公司的同事说:“我们的信息必须透明化,让投资者明了,不能违法经营,还要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我们企业章程里的规定,需要我们恪守。”即使我们完全遵照其中的规定执行了,股票市场的情况也未必能给我们丰厚的回报。股市行情变化都是短暂的。行情很好,我们不必过于狂喜;行情很糟,我们也不应该过于失望。
核心价值完全没有得到充分的贯彻执行。核心价值是目标背后的原则,是决定心灵力量的根深蒂固的原则,体现了企业经营的原因,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方式。要从全局出发,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来确立核心价值观,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这些原则。谢家华说他已开始对定义企业核心价值的理念持抵制态度:“因为这是管理企业必做的大事之一。对我们来说,关键在于我们要制定大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核心价值观,这意味着我们愿意按照这种价值体系来聘用人,不管个人的工作任务是什么,我们都要保证这些价值观的实现。”
对于苹果公司来说,有关设计和体验的价值几乎与企业的一切业务和活动紧密关联。像巴塔哥尼亚这样的企业,目标是可持续性发展,这是最基本的、符合原则的目标。对于墨西哥烤肉店的创始人史蒂夫·埃尔斯来说,这个品牌不仅是为顾客提供便捷的餐饮服务,更重要是培养他们健康的饮食习惯。这些企业及其秉承的价值观夯实了心灵首要决定要素–目标的基础,证明了企业何以值得我们奉献(心灵主导型人士的第二大决定要素)的原因。此外,这些例证展示了在实现目标和远景最高层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挖掘细微差别(心灵的第三大决定要素),精益求精,不断提升企业和品牌的内涵及其与竞争者的区分度。这些细微差别,只有那些与企业有紧密关联的人才能真正明白。
我们最终如何定义、衡量并汲取心灵的力量?可以向各位创业者和企业家们提出一个问题:眼前的这个观点、决定或者举措看起来是否正确?在初始阶段,创业者一般不会掌握所有的信息,很难洞悉一切,他们也没有预测未来的能力。因此,只能跟着感觉走。
要相信你的感觉,明确你所创立的事业是你内心真正渴望的,自己言行必须与自己笃信的价值观和原则一致,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的联系是否足够紧密。言必行,行必果,且一切的根基是内心坚信的原则和信念,在企业内部建立自信和互信的氛围是提升领导能力、业绩水平和发掘企业发展潜能最有效的手段。
在风险投资行业里,我们见证并深刻感受到了创业者的欣喜和热情。虽然他们一手创办的企业都很年轻,但它们必将改变世界。这些创始人的性格决定了这些企业比传统的企业有更多的机会创造出更独特的工作环境。创始人往往将个人的价值观念和企业行为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言行一致。为什么这么肯定?因为两者内在的联系是企业能够建立的最根本的原因。发展企业文化,确切地说是能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保持独特的文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在企业发展的特定阶段,规模化发展的声音会占主导地位,甚至会让企业原有的目标、体系和赖以生存的基本原则面临挑战。这就要求心灵主导型企业家能审时度势,在保持基本价值观和目标不变的前提下,明确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权衡,做出哪些改变。
为此,构成创业要素组合的智慧、勇气和运气因素派上用场了。在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保持各方面的平衡是当前企业家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有一点不会改变:无论企业处于哪一个发展阶段,在成长拐点上永远可见心灵的力量。内在的热情会引导人们去实现目标,并为员工提供长期奉献的动力。企业搜索和数据管理商Endeca的创始人兼CEO史蒂夫·帕普说得言简意赅:“心灵是把各种要素粘在一起并促使事情发展的‘胶水’。”心灵的力量是企业存在、发展的根基。多数大型企业往往会有制度死板、战略执行刻板、企业文化僵化的问题。以员工为本、以心灵的力量为驱动力,这样的人性化的企业文化和得过且过、复制他人的企业文化有天壤之别。
你不信我们所说的?去康泰纳零售连锁店或者乔氏超市逛逛,或者去看看美捷步在拉斯维加斯的总部。你会不禁被这些企业员工的状态感染–他们怎么就那么开心呢?问问他们。答案很简单:他们坚信企业的目标,热爱其产品和服务,感激企业能够正确理解他们的职业目标。他们都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和企业“心灵”所发出的声音。
盲目崇拜和坚定信仰只有一线之隔。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组织文化。但是很少有人能坚信自己的目标,这种对目标的坚定和热情恰恰是能点燃一切的东西。是否具备对事业的坚定信仰决定了普通人和创业人士的区别。在员工群体中创建富有内涵的企业文化难能可贵。那些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拥有非凡优势的企业更要懂得如何把企业文化发扬光大。
如果你连续看了100部好莱坞的电影,要你谈及这些电影的定位和主题,你肯定会说是:追随你的内心。也许这个主题被人过多提及,以至于让人觉得有些滥俗,甚至人们已经把追随心灵等同于追求梦想。过多的情感投射,使得人们认定“用心”少了一些理性的或者关键的智慧。而我们认为心灵的作用格外鲜明。心灵有三大决定性要素:目标和热情、奉献、关注细微差别。这一点绝对错不了。在人心不古的时代,怀疑取代了信任,信仰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个奢侈品。正因为如此,心灵主导型的企业家和创业者会在企业成立和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正是如此,才更需要人们用莫大的勇气、信念、毅力和勤奋努力来全面展现心灵的力量。
创办一家企业并将其发展成深得人心的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和基本测试标准依然不变:假如你有了足够强的经济实力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那么你百做不厌的事情是什么?你如何能改变这个世界?
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创业的四大要素:心灵、智慧、勇气和运气,但要说明的是提高对这些问题的自我意识是基本的前提,尤其在新企业创办初期,以及随后在个人的专注和努力受到商业环境变化的冲击时,或者在商业发展各个阶段过渡时期时,更是如此。有了目标后,我们就要克服畏惧和怀疑心理,大胆地迈开步伐,创立企业,用真正的创业热情,在心灵力量的驱动下边探索边发展。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