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管理网注:与资本一样,2016年的产业市场也透露着变化和不安。比起刚刚萌芽的创业公司,嗅觉灵敏的业界观察者们似乎对于明星公司的异变更为紧张。
前几日,中文媒体上关于“美国最大无人机公司3D Robotics倒了,下一个轮到谁”、“3D R退出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大疆在美国已无敌”的传闻甚嚣尘上。源自某篇美国Blogger的博文对于它在产品、裁员、服务等方面的质疑似乎要将这家北美无人机的公司推入深渊。
环球管理网特约作者硅星闻专访了争议中的焦点人物——3DR 的创始人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4年前,克里斯·安德森曾来到中国安利他关于「创客精神」的书《创客:新工业革命》。这位资深创客,如今怎样面对争议?
3DR经历蜕变:B2C转型为B2B
面对质疑,这位前《连线》杂志主编、长尾理论的提出者表示,
不可否认,3DR 的确正面临着转型,我们正在酝酿自己的3.0时代。我很理解随之而来的质疑,但不接受谎言和谣传。
安德森指出,谣言文章中指出的“3DR已经完全终止了对消费级无人机SOLO的售后服务”,“3DR将从350人裁员至50人”等论据都没有凭据。这篇博客文章的英文原文下很多读者评论,更是让很多其所宣传的不实信息不攻自破。
事实上,从1.0时代的DIY产品,到2.0时代的消费级无人机,再到如今对于企业级无人机的布局,短短几年时间内,3DR经历了和很多美国硬件类企业一样的从粗放型制造企业到智慧化企业转型的过程。
首先,在人员方面,3DR也顺应了硅谷大多数公司“智慧升级”的趋势。
自2014年以来,3DR开始将产品制造和仓储投放等劳动密集型工作外包给第三方合作公司,在关闭了圣地亚哥工厂和将墨西哥工厂改造为客户服务中心之后,人员数量从原先的300人精简到150人。
2015年,为了更好占领企业级无人机的高地,3DR将业务由原来的B2C转型为B2B,团队人员也进行了二次升级,以工程师为主力军,知识及教育水平门槛随之提高,确定了以核心工程师和主要销售售后人员为主的团队,最终形成现在规模为117人的团队。
不仅对团队人员进行升级,作为一家注重科技创新的公司,3DR也对其客服方式进行了革新。目前,3DR以实时对讲(Live Chat)的方式取代了之前的电话客服,通过最先进的电子转录技术将客户的反馈和客服提供的解决方案转录成文字,在对讲之后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客户存底。“网络讲座、社交媒体支持、24小时内解决问题的客服以及非常亲切的SOLO使用者社群,这些都让我对3DR的客户服务非常满意”,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3DR用户这样评价道。这也使之前声称3DR客服拒接电话、服务态度差的谣言不攻自破。
而在资金流动方面,3DR也根本没有面临“资金链断,濒临倒闭”的危机。安德森告诉环球管理网,3DR目前有Mayfield、高通投资、True Venture等国际顶级投资公司的鼎力相助。
在资源分配方面,由于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价格战压力,消费级市场的增速放缓与日渐饱和,3DR在2016年的布局上也会向企业级无人机进行更多倾斜。
(图:DIY、消费级、商用级无人机市场格局在2009年-2016年的走势)
企业级无人机:从开源社区到战略升级
对于未来战略,安德森表示,企业级无人机应用市场之巨大是不可被忽视的。并且随着消费级市场的日渐饱和,传感器技术和相关算法的日渐成熟,2016年开始将见证企业级无人机应用的飞速发展。
3DR对于企业级无人机的布局由来已久,从早期的开源飞控APM和Pixhawk开发,3DR就与企业级客户有非常深厚的开放合作关系。近期的战略调整,主要体现在大幅度增加对企业级无人机服务的开发,对消费级无人机的战略收缩,以及对企业运营成本的有效控制。
安德森同时还指出,从开源社区到企业级服务的战略布局在美国由来已久。从早期在Hadoop开源社区上成长起来的Cloudera和Hontonworks, 到大热的Spark开源技术后的企业级服务公司Databricks,以及风靡全球开发者的Docker,都遵循了这样发展的路线。开源的本质是至底向上获取开发者和企业级客户,从而大大降低了教育市场和获取用户的成本。
在3DR的大力推动下,2014年,无人机开源软件平台Dronecode建立,旨在为开发者们提供资源和工具,其中3DR与高通、无人机公司昊翔(Yuneec)共同名列钻石级成员,百度、英特尔等40多家公司也加入其中,吸引超过1200名开发者在这一平台上进行程序开发。除了硬件和软件的开源,3DR更是对自己的产品SOLO的其它部分进行开源,在Github上就可以下载关于SoloLink等完整的历史记录信息。这些都为3DR开发企业级服务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安德森认为,开源的核心在于协议。无论开发平台运用何种协议,源代码的使用者也必须将自己修改后的代码共享在平台上。目前3DR运用的是GPL第三版协议,而其“全球化”的最大特点将意味着开源平台上更加频繁的活动以及更加广泛的地域合作。2016年,3DR已经推出了与日本企业索尼合作开发的无人机测量扫描软件Site Scan,以及与全球最大的三维数字测绘软件商Autodesk 合作推出的云端图像分析服务。更多跨领域、跨地域的企业级合作将成为大势所趋。
数据平台:无人机的未来
似乎是受到硅谷“平台思维”的影响,这家总部位于伯克利的公司一直致力于成为“天空数据平台”。
安德森告诉环球管理网,无人机有两个属性,一个是运输属性(vehicle),一个是数据属性(data collector),“我希望无人机做的不只是个设备或者机器,而是一个平台,一个不分国界、通力合作的信息平台”,安德森提到,这个也是3DR现在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在他眼中,3DR的无人机是一个数据的载体与人类的协助者,就好像机器的出现让人类大大突破了自己的计算和信息处理极限,无人机要做的是在人类难以触碰和延伸到的地方去感受世界,成为在这个视角上信息和数据的采集者,更要通过这些信息丈量物质世界,为农业、工业、环境等方面带来便利。
面对经常被拿来做比较的大疆,在采访中安德森表达了对于大疆产品的尊重。但他也认为,“如果要做成一个伟大的平台,无人机公司要做的不是互相攻击,而是团结合作”。
“我们现在还正在无人机的数据时代的第一个小时。互联网的核心哲学就是资源共享与去中心化,正如互联网的崛起要感谢TCP/IP协议的诞生一样,平等、开放和互通的环境才有利于无人机大平台的实现,我认为无人机市场应该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成为一个伟大且潜力巨大的行业。”(本文首发环球管理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