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能得几回朋友圈都为一件事刷屏,就算不是很了解的人也会跟着去凑热闹的那种?恩,你说的不就是小李子拿奥奖么?论起努力来,其实不止莱昂纳多,我们屡战屡败,我们屡败屡战,我们都是小李子~
人生有几个22年可以等待?
不过,我们既不想盘点小李子的电影里出了多少奥斯卡获奖影星,也不八卦他的五十多位前女友都是干嘛的,更不一本正经地历数他投资的那些牛掰公司,而是……揭开现象看本质,盘点一下中国互联网行业那些像他一样,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后终于走向成功的商界大咖们。
1、那些屡败屡战的大佬们
No.1 马云 三次创业才有阿里巴巴
1994年,马云创立第一个机构:海博翻译社。第一个月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马云独自背起麻袋去义乌,摆小摊养活翻译社。
1995年,马云意外在西雅图接触到互联网,他认定了互联网是未来的方向。回国后马云和妻子、朋友筹集2万人民币创立了海博网络,并且启动了中国黄页项目。但是和杭州电信合作后,双方产生分歧,让马云决定放弃网站。
1997年底,马云受邀担任中国外经贸部中国电子商务中心总经理,开始接触到外经贸业务,马云做B2B网站的想法开始逐步成熟。1999年,35岁的马云决心南归杭州创业,开始自己的又一个创业公司——阿里巴巴。
失败感悟:在马云看来,企业成功的经验各有各的不同,但失败的教训是相似的。“我最大的心得就是思考别人怎么失败的,哪些错误是人们一定要犯的。”马云表示,做企业着实不易,“95%的企业都倒下了”,避免犯倒下的人犯的错误,“把错误变成营养”,就能成为那幸存的5%。
No.2 雷军创业也曾亏损破产
在大学时,雷军读了一本讲述盖茨、乔布斯早年创业传奇的书《硅谷之火》,对他有极大触动——“我深深地被乔布斯的故事所吸引。在武汉电子一条街打拼一段时间后,自我感觉良好,就开始做梦:梦想写一套软件运行在全世界的每台电脑上,梦想创办一家全世界最牛的软件公司。”
于是,他在大四和三位朋友创办了三色公司。可惜的是,这家公司半年就被迫解散了。
失败感悟:三点反思:一是要有明确的盈利模式;二是要有前瞻的市场意识;三是要有一定的团队管理能力。
No.3 刘强东中关村开餐馆被骗钱
大学毕业后,刘强东盘下了中关村附近的一家饭馆。之前,店员薪水很低,住在地下室,平时只吃剩饭剩菜,老板亲自把控资金;刘强东接手后,给员工涨了工资,改善了住宿环境,把采购和收银权放给员工。
由于管理松散,员工变着法子侵吞店里的钱,没过一年,原本盈利的饭店赔光了他的投入。
失败感悟:刘强东由此得到的教训是——对员工一定要信任,但信任不等于没有管理。
No.4 周鸿伟曾经的3721
在做360之前,周鸿祎曾做过一个搜索引擎叫3721,而百度也推出了类似服务。双方竞争十分激烈。周鸿祎在3721的客户端中加入了一个模块,专门用来删除百度的客户端,而这个模块自身是无法删除的。这让周鸿祎戴上了“流氓软件之父”的帽子。
后来,周鸿祎觉得百度的搜索模式比自己的更好,而且当时互联网行业低迷,所以他在自己市场占有率占优势的情况下,把3721卖给了雅虎,导致搜索这块10亿美金的市场最后被百度占领。
失败感悟:对于这些过往经历,周鸿祎称:“大家做事情不要只盯对手,一定要盯住用户需求,而且一定要坚持,不要轻易说放弃。”
No.5 张小龙被遗忘的Foxmail
张小龙开发的Foxmail曾拥有200万用户,是国内用户量最大的共享软件。周鸿祎说,当年的Foxmail没有商业模式,所以他经常批驳张小龙,说要加广告,要盈利,但张小龙却说,为什么非要这样?只要有用户,有情怀就好啦。
后来,Foxmail成了张小龙的大包袱,每天会有无数的人催他往前跑,但知名度和用户量并没有给他带来收益。一年后,张小龙将Foxmail 出售给了一家并不知名的互联网公司。
失败感悟: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创始人都说:我们现在不需要考虑钱,有了用户之后,自然会找到盈利点。但张小龙的经历告诉我们:创业前,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是极其重要的。
No.6 王兴被迫出售校内网
2003年冬天,在美国读博士的王兴回国创业。在经历了几次失败的项目之后,王兴发现学生之间的熟人社交是一个可以切入的点,于是便着手打造校内网。
当时在北京,去火车站坐车很麻烦,所以放寒假期间,王兴在清华、北大、人大发起了一个注册校内网即可免费乘大巴去火车站的活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凑足50人便发车。
为了凑人数,学生到处拉老乡注册,等于在为网站做宣传。这个活动为校内网拉来了8000个种子用户。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盈利模式,资本方不看好这个项目,最后资金链断裂,内部团队产生分歧,王兴只能被迫将其出售。
失败感悟:这个项目的失败,给了王兴如下启发:第一,创业团队必须分工明确,CEO必须从公司事务中解放出来,关注业界、时代、社会的发展潮流;第二,应该尽早接触资本,放低姿态,做出妥协;第三,必须和信任的人一起创业,这样才能在低潮期依然团结一致。
2、成功或失败,都和心态相关
这幅创业曲线图展现出一家初创公司在整个创业过程中的心态历程:
最开始,当你进入某个创业孵化项目时,热情会非常高;
接着新公司成立,新鲜感也随之爆棚,你开始适时组建团队,并研发新产品。
不过很快,新鲜感便会褪去,当梦想照进现实,你会发现运营一家初创公司有很多未曾预料到的困难,导致陷入到懊悔、后悔的深渊之中。
很多公司在业这一阶段一蹶不振,最终导致创业失败。一些初创公司能挺过去,如图所示,当创业新鲜感褪去之后,懊悔、后悔的心态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如果能坚持挺过这一阶段,接下来就是成功。
正如马云所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所以,如何挺过这一心理难关呢?
1. 做好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
创业新鲜感会消逝之后,遇到困难我还能坚持吗?即便能坚持下来,但这并不是“旅途的终点”,因为下一个“懊恼、后悔”的心理阶段可能会更加痛苦,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更长。在这一阶段,你有时甚至会发现自己很多决策都无比愚蠢,继而导致心情沮丧。
不过,如果你仔细观察上述曲线就会发现,坚持是决定创业者最终能否成功的一项重要品质(别忘了,人家小李子可是坚持了22年)。
哈佛商学院教授Tom Eisenmann表示,初创公司创始人是否能够控制自己的心态,对创业成功的影响很大。不仅如此,他认为创业者存在自我缺陷的根本原因,是他们通常会放大困难,继而导致本来就不太稳定的创业局势变得更加岌岌可危。
2. 要具备勇气和成长心态
Duckworth曾在TED演讲中提到,创业成功的关键是要有勇气,勇气会激发出创业者的热情和毅力,帮助他们实现长期目标。经历灰心丧气的低谷是创业生命周期中必经的一段“旅途”,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初创公司能够渡过难关,毫无疑问,勇气将会给你力量,帮助你增大获得成功的几率。
Carol Dwek是斯坦福大学教授,他认为具备“成长心态”也能帮助创业者获得成功。所谓成长心态,其实是以灵活的学习能力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创业者可以随机应变,对自己初创公司进行有效地转型。
要知道,没有人会永远失败(过去在孩子身上做的实验已经印证了这一点),作为创业者更要具备不怕失败的心态,这样才能帮助自己渡过漫长的低潮期。
3. 具备自我觉知的能力
当创业者深陷“懊恼、后悔的低谷”时,通常会经历三种心态陷阱,分别是“向绝望屈服”,盲目困扰、陷入恐惧。
心理专家Angela Duckworth表示,“如果你缺乏辨别力,眼睛只关注在下一刻,而且在做决策的时候也只是想到如何能在下一秒脱身。那么当你达到稳定状态之后,自然反应就是退出,并进入下一阶段”。
Jerry Colonna是一名帮助初创公司的创业导师,之前也曾做过风投,可以说,没有人比他能了解创业压力了。他曾指出过很多创业者所犯的错误,比如欺骗自己和团队,不明白CEO在初创公司中所扮演的角色,对公司定位模糊不清,等等。
因此,创业者具备自我觉知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明白如何应对未预料到的困难,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帮助公司获得成功。
回到文章开头,你现在是不是觉得小李子太应该在乎奥斯卡奖了呢:)唯有真正付出过,才能体会收获的喜悦,唯有坚持、具有超凡的勇气和信心,提升自我,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