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第一媒体

包凡:风投正出现散户化,小心“劣币驱逐良币”

包凡:风投正出现散户化,小心“劣币驱逐良币”

全民创业的热潮催生的另一个趋势,是越来越多的风投机构试图降低准入门槛,让以往一些并不具备相应资本实力的人,进入到市场中来,美其名约“享受全民创业的红利”。然而,资本到底是有“性格”的,随主人。来自政府、银行、公益组织、私企老板、对冲基金、中国大妈的资本有截然不同的性格。稍有经验的企业在融资时都是要“挑投资人”。那如果“不挑”,会带来哪些风险?华兴资本包凡日前在接受财新传媒报道时,就谈了谈对于现今风投“散户化”趋势的一些看法,这里将核心观点进行一个摘要。希望了解全文的读者,请戳这里。本文转载自财新传媒,作者屈运栩。

1.创业和创投都有门槛

从投资角度来说,供给端是资本,需求端是真正能够产生价值的创业项目。创业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在一段时间之内,需求端是相对稳定的,当供给端过大,投融两端就出现不匹配。不匹配的直接后果是标的资产荒(投资项目荒),“硬币”的另一面则形成了比较明显的资产泡沫。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来描述2015年风投市场就是:经济转型,标的资产荒,以及风投散户化造成的“劣币驱逐良币”。

  

2.风投“散户化”的危害

  

对于资本会无限供给的预期2015年已有教训。华兴资本去年参与的互联网行业几个较大并购案,本质上都是资本不愿意再投入非理性的竞争。给钱增加不了市场份额,资本的投入回报率是0,因此资本不再继续。

a、散户可能血本无归

  

一级市场散户化很危险。首先,这个市场的特质不适合散户,和二级市场通过价格波动快速纠错不同,一级创投市场没有流动性,没有风险释放的过程,散户可能血本无归。

b、缺乏监管和追责机制

  

其次,和二级市场有基本的披露机制不同,创投市场由于没有对散户的披露机制,不乏骗局:“五年收入翻3倍,利润翻5倍,保守估计可以赚10倍,预期XX年上市”这样的广告随处可见。项目一旦失败情况更糟,创投领域从投资到项目失败可能要好几年,投资机构完全可以直到公司关门也不告知散户投资方,苟延残喘地拖很长时间。一级市场的风险投资人基本没有追责,处于没有监管的环境。

c、“劣币驱逐良币”

  

一级市场散户化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真正的机构投资人退出市场,不做投资。去年出现的项目估值太高只是表象,更严重的是投资的既定规则被改变,形成了市场上散户投资人对机构投资人“劣币驱逐良币”。风险投资签署协议,回购条款、董事局席位、否决权等是标准必备条款,是对投资人的基本保障,企业却不愿意给,投资人于是联合抵制不签约,但总在最后一分钟有人举手:“算了,我干。”之所以愿意放弃这些条款来投资,是因为背后是各种中介和散户的钱,中介可以不在乎项目成败,因为只要达成交易就可以赚钱。

  

不但好的投资人退出市场,负责任的投行中介业务也变得没有意义,散户投资人不要保障条款,使得初创公司认为条款不是市场规则,真正负责任的投行成了傻子。

d、业余选手进场造成市场混乱

  

最终,双创的两头——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变成业余选手,市场变得无规则、无序甚至无意识。去年爆发风险点的领域是O2O,接下来大热的IP(知识产权),文化领域也已经看到泡沫。如果真正到出现e租宝这样的案例,比如项目和投资人一起做局欺骗散户,才能引发市场警醒,那代价就太大了。e租宝对于散户而言钱还需要还,风险投资对散户甚至不需要还钱。

  

政府应该堵住一级市场散户的通道。发行结构化产品的公募基金、旗下的理财公司、资管公司、信托、保险等都是受国家监管的金融机构,应该控制。

3、未来将迎来两种规则的纠缠

  

有两件事会带来二级市场投资的根本改变。一是审批制改为注册制,虽然推出注册制的具体条款可能会有所打折,但方向已明,拆掉“围墙”是必然。二是A股市场经历多次股灾,机构投资人的份额比例会增加,其主体可能不再是目前的公募基金,随着公募基金牌照开放,更多有能力的机构投资团队会采取不一样的方式在市场中投资。

  

机构投资人的比例提升将能改变目前二级市场散户式游戏规则。如果市场80%是散户,20%是机构投资人,机构投资人要想赚散户的钱就只能按散户的游戏规则来操作。但当市场机构投资人和散户比例1比1的时候,机构赚散户的钱变得困难,机构投资人之间就需要博弈,得按照机构投资的游戏规则来做。

  

未来五到七年,中国的A股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价值观会趋同。这个过程中,两种规则会纠缠。

4、未来风投市场三大领域

  

再来看未来三到五年的趋势,有三大领域仍值得关注。

第一个领域是中产阶级兴起带来的消费升级——屌丝经济时代已经结束,新兴中产阶级需要的不再是便宜的价格,而是品质。

  

第二个领域是供应链升级。以往的廉价劳动力和高耗能高污染模式过时,机器人、自动化,相关的概念如企业级服务、工业4.0,会成为投资关注的领域。

  

第三个领域在创新上。中国过去的创新都是商业模式创新,很快被看明白、被复制,最终公司竞争成为了资源竞争。只要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就跳不出BAT的手掌。去年的互联网大型并购背后都有BAT的身影就是这个原因。接下来的创新一定是核心技术创新。

  

对于风投领域而言,政府提倡双创是绝对正确的方向,但需注意手段。政府对于创业需要简政放权,税收优惠,促进人才流动,比如很多公司反映的A股市场做不了员工期权问题,比如投资的资本利得税很高。政府不需要以母基金这样的形式再刺激一级市场的资本供给。

文章来源:虎嗅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