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第一媒体

#国际投资大佬漫谈# 凯雷资本鲁宾斯坦(3):坎坷的开端与独门绝技

#国际投资大佬漫谈# 凯雷资本鲁宾斯坦(3):坎坷的开端与独门绝技

#国际投资大佬漫谈# 凯雷资本鲁宾斯坦(1):"高贵"的出身,"坑爹"的第一份工作

#国际投资大佬漫谈# 凯雷资本鲁宾斯坦(2):成家立业,凯雷启航

上一章讲到鲁宾斯坦和三个小伙伴在获得梅隆家族和第一洲际银行等投资人所提供的5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以后,一起创立起凯雷集团,开始从事杠杆收购的业务。

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LBO)简单讲就是借别人的钱来完成目标公司的收购,通过一段时间改善其经营状况,再分拆或整体销售以获得盈利。整个过程可以通俗的解释为“借鸡生蛋,卖蛋买鸡,卖鸡挣钱”。

其诀窍就是通过放大融资杠杆,收购方花费很少的自有资金就完成收购,提高收购行为成功率的同时,显著增加收购方的投资回报率。

杠杆收购在当时已经是风靡一时,成功的故事层出不穷。前财政部长威廉·西蒙(William E·Simon)创建的韦思瑞公司(WesRay)1982年以8000万美元的价格从美国广播唱片公司(RCA)买下了吉布森吉他公司(Gibson),而动用的自有资金只有100万美元,杠杆倍数放大到80倍,而吉布森公司在18个月后成功上市,市值达到2.9亿美元。100万美元的投入带来超过2亿美元的回报,投资收益率达到惊人的200倍。正是存在这样的案例,才使鲁宾斯坦坚定的选择了杠杆收购这条道路。

作为杠杆收购的从业新兵,鲁宾斯坦和他的小伙伴并没有什么经验,所筹集的资金也比较有限,与当时在杠杆收购行业已经如日中天的KKR(Kohlberg Kravis&Roberts)相比,其江湖地位就相当于讨伐董卓联盟时期的刘备和袁绍。

讨伐董卓大联盟时期的刘备与袁绍

除此之外,跟其他投资机构相比凯雷集团还有一点也比较奇葩,那就是总部的选址。当时从事投资业务的机构大多集中在纽约或者芝加哥,而鲁宾斯坦偏偏选择了华盛顿,这让包括投资人在内的很多人都感到不解,认为只有门外汉才会这么做。然而正是这种“门外汉”的举动,使得凯雷能够练就一身行走江湖的独门绝技,成为名震投资界的一方霸主。

行走江湖 需要一技傍身

这门绝技源于鲁宾斯坦的平生所长,那就是游走于政商两界,构建广阔的关系网络,并从中创造商机,也正是在华盛顿这样的土壤里才能发挥其最大的能量。当然绝技的练成并不是一蹴而就,刚开始的几年也是一路跌跌撞撞这么过来的。

由于缺乏知名度,凯雷集团成立之初在追逐具有投资价值的项目时,经常被其他机构排挤出局。1987年,凯雷集团曾发起收购一家美式墨西哥风味连锁餐厅奇奇(Chi-Chi’s),却被后来介入的食品生产者公司(Foodmaker) 打败,未能成功牵手。

北京朝北大悦城里就有这家餐厅

1988年,凯雷又发起了对当时最大的商业地产经纪商公司科威不动产公司(ColdwellBankerCommercial)的收购,但过了不久这项交易也宣告失败。

凯雷最早的一些投资,鲁宾斯坦和他的伙伴们也没少交学费。1989年,凯雷终于做成了一单大买卖,帮助万豪旗下子公司因弗莱特航空餐饮公司(Zn Flite)管理层完成对该公司的收购,将该公司重新命名为凯特空(Caterair)公司。收购前该公司年收入已超过8亿美元,拥有的航空公司客户超过150家,最终交易金额锁定在6.5亿美元。这确实称得上是大手笔,但这笔大买卖却是一项不折不扣的失败之作,致使凯雷损失惨重。

人算不如天算,收购完成不久,整个航空业都遭受了巨大的冲击,步入衰退,好几年都没能缓过气来。1990年,伊拉克武装侵占科威特,引发海湾战争,进而引发了国际原油价格的飙升。

再加上美国国内经济下行,航空公司的收入大幅下降,一些实力较弱的航空公司只能关门歇业,而继续营业的各大航空公司也开始大规模的削减开支,首当其冲的就是航空餐饮费用,像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这样不提供餐饮的廉价航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凯特空的业务不断下滑。到了1993年,凯特空公司当年的亏损已经达到1.85亿元。

1995年凯特空公司以5亿元的价格卖给了奥奈克斯餐饮服务公司(Onex Food Services),这个投资项目使凯雷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并非一无是处。

凯特空项目上的失败,运气占了很大的成分,意料之外的事情导致格局的巨大改变。好比买下一个养牛场,之后却遇到疯牛病,天灾人祸,这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考量项目的时候不能只畅想美好的未来,还要做好最坏情形的准备,设定适宜的安全边际,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不至于跌一次跟头就再也爬不起来。

凯特空项目虽然并不成功,但参与这么大金额的交易,也使鲁宾斯坦和他的凯雷开始逐步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在行业中赢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与此同时还给凯雷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资源,这个以后再讲。这个时候的凯雷只能算小有名气,但真正使凯雷扬名立万,并将独门绝技练就到炉火纯青还是从涉入军工以后。鲁宾斯坦究竟是如何在军工领域运作,奠定起凯雷的江湖地位,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作者沈su,创投从业者,处在从传统PE迈进互联网早期投资的践行中,关注互联网教育、交通物联网、文化创意等领域。本系列文章为作者授权创业邦独家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来源,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创业邦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