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第一媒体

全球管理思想家“Thinkers50”特别报道-管理就是不断追问,不断重塑

从管理诞生之日起,可谓是一部失败者的演进史。虽然企业的每次再造都会淘汰一种僵化形式,但是新的替代品注定会出现新的问题和新的僵化。管理智慧没有止境,只会不断地迭代和自我颠覆。它随时代而生,也注定被时代所弃。但这并非丧气之言,正是这种无限接近真理的过程让求索者着迷,就像冲浪选手般不断追寻下一个浪潮。

“Thinkers50”是全球首个管理思想家排行榜,每隔两年该榜单都会评价和记录全球的管理思想家不断自我颠覆,向未知发起挑战的壮举。回顾2015年全球管理思想家“Thinkers50”,有助于我们梳理2014-2015年全球最有价值的管理思想。2015年“Thinkers50”的榜单反复出现了三个重要概念:技术互联,协同消费,重塑领导力。而它们也是《哈佛商业评论》近年来热门文章的焦点。

第一,技术互联。技术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无人驾驶汽车、可穿戴设备和3D打印等新产品。凯文·凯利(Kevin Kelly)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将和家具、食品等各种目前看来匪夷所思的行业相结合,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技术互联将人类带入了物联网时代,产品成为信息和数据的载体,而非交易的终端。就在大家追逐企业该如何实现技术突破时,哈佛商学院的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却以一篇《物联网时代企业竞争战略》(《哈佛商业评论》2014年11月刊)冷静地将大众视线拉回到商业模式。他认为,企业的注意力应该放在“物”而非“联”上。也就是说,物联网的真谛在于产品新功能和随之产生的数据所带来的新型竞争关系,企业不应该局限在技术层面,而应聚焦竞争本质的变化。波特也因为不断提出具有颠覆性的理论成为2015年“Thinkers50”全球排名第一的管理思想家。

第二,协同消费。技术除了带来产品革命,也打破了企业和地域的边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新生代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分享一切。人类从未如此接近“需求”的本质:我们只是想使用产品,并不一定需要拥有。在这种背景下,瑞秋·波特斯曼(Rachel Botsman)提出了“协同消费”的概念。用户在消费的同时也可以不断合作和创造,通过分享和再分配实现协同消费。这一趋势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市场上出现了诸如Uber,airbnb等一大批分享经济的企业。而这种无边界的分享和合作,也在知识领域汇集成集体智慧。消费者成为主动的生产参与者,甚至是能力超凡的合作者。比如维基百科、Flickr、奥巴马竞选以及企业的公众创新平台等,都是集体智慧的成果。在协同消费的年代,个体在网上的行踪和评价——也就是我们的“网络声誉”将成为一种“社交货币”,决定我们将来获得服务和提供服务的资本和能力。这种消费方式更经济节约,能够帮助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波特斯曼也因此获得了2015年“Thinkers50”的突破性观念奖。

第三,重塑领导力。随着组织形态日益网络化,学术界对领导力的本质以及对这一角色的理解也在不断更新。有人甚至质疑未来领导力是否有存在的价值。英士国际商学院的教授W ·钱·金和勒妮·莫博涅(W Chan Kim & René e Mauborgne)共同撰写的《蓝海领导力》(《哈佛商业评论》2014年5月刊)开辟了这一话题的新方向。两人将领导力重新定义为一种“服务”,组织内的员工可以选择“买”或“不买”。当我们将领导力视为服务,就可以通过蓝海战略中将非客户转化为客户的概念和方法,帮助领导者将低效率的员工转化为绩优员工。此外,领导力一直是一种主观能力,很难量化,密歇根大学的教授戴夫·乌尔里克( Dave Ulrich )提供了一种让投资者能够评估机构领导力强度的指数:领导力指数。通过这种方式,投资机构可从多种角度分析领导力对企业的影响,量化领导力资本。

除了这些不可错过的热点,值得一提的是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成为“Thinkers50”榜单诞生以来的首位中国企业家。他因为“激进”而开放的变革获得了“最佳理念实践奖”,同时入选2015年全球50大管理思想家榜单。海尔自2012年开始的互联网转型吸引了包括哈佛商学院、彼得·德鲁克论坛等机构在内的全球性关注。

实际上,最近几年世界最新管理案例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中国企业的名字:阿里巴巴,小米,海尔,华为中国企业在输出产品的同时,也在输出组织知识和管理智慧。随着新兴市场的不断发展,我们应该相信未来必将有更多的管理思想家诞生于东方。

在《管理百年》中,斯图尔德·克雷纳(Stuart Crainer)说,管理没有永恒的答案,只有永恒的追问。对于成功的精髓,我们注定只能惊鸿一瞥。

但即使是为了惊鸿一瞥,我们也将继续探索,永不停歇。(李剑| 编辑)

2015年全球管理思想家“Thinkers50”各单项奖得主:

排名第一的管理思想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

波特是哈佛商学院战略大师,2014年和PTC的CEO霍普曼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深具影响力的文章《物联网时代企业竞争战略》。

终生成就奖: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

雷达奖:埃林·迈耶(Erin Meyer)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著有The Culture Map (Public Affairs, 2014)。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过多篇文章。

人才:  斯图·弗里德曼(StewFriedman )

沃顿商学院实践型教授。著有Total Leadership (HBR, 2008),Baby Bust: NewChoices for Men and Women, (Wharton Digital Press出版社, 2013)和 Leading theLife You Want ,(HBR出版社, 2014)。

创新:琳达·希尔(Linda Hill)

哈佛商学院教授,合著有《集体天才》(HBR出版社,2014)

战略: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和伊夫.比纽赫( Alex Osterwalder& Yves Pigneur)

两人著有《商业模式新生代》(Wiley出版社, 2010),创造出“商业模式画布”,被世界各地的企业广泛使用。随后出版了Business Model You (Wiley出版社, 2012)和ValueProposition Design(Wiley出版社, 2014)。

社会企业:萨莉·奥斯博格和罗杰·马丁(Sally Osberg& Roger Martin)

奥斯博格是斯科尔基金的总裁和CEO;马丁是畅销书作家,罗特曼管理学院马丁繁荣研究所主任。奥斯博格和马丁合写有“Two Keys to Sustainable Social Enterprise”(HBR, 2015年5月刊)  和Getting BeyondBetter (哈佛商业评论出版社, 2015)。

数字化思维:埃里克·布林约尔松(Erik Brynjolfsson)& 安德鲁·麦卡菲(Andrew McAfee)

两位得奖者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合著有《第二次机器革命》(Norton出版,2014)和《与机器赛跑》(Digital Frontier Press出版,2011)。

理念实践:海尔集团&张瑞敏

获奖理由:毫不留情的变革,紧密的团队合作,摧毁组织构架的中层,以及长期的动态领导力。

领导力:马歇尔·戈德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

世界顶级高管教练和作家,最近的作品是Triggers(Crown出版社,2015年)。

突破性观念:协同消费(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瑞秋·波特斯曼(RachelBotsman)

联合基金前创始合伙人,克林顿总统基金主任。她在Ted大会上关于协同消费的演讲点击超过200万人。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