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理想的工作环境,我们通常从理性出发,着重考虑目标、共享价值这类宏大概念。但这可能还不够。领导者还必须照顾到员工的情感。在《把脉组织情感文化》一文中,西格尔·巴萨德(Sigal Barsade)和奥利维娅·奥尼尔(Olivia O’Neill)解释了团队的情感状态如何影响组织的方方面面,包括员工满意度和企业盈利能力。这是本期聚光灯主推文章。
此次聚光灯的文章考察公司表现中较为“软性”但十分重要的方面。在《同理心的局限》一文中,亚当·韦茨(Adam Waytz)主张,虽然同理心如今被视为非常重要的技能,但它也有局限,应当谨慎使用。例如,过分要求员工发挥同理心,可能有损他们的道德判断。作者建议采用一些具体做法,减少同理心的负面影响,让它发挥更大效用。
在《团队协作泛滥?》一文中,罗布·克罗斯(Rob Cross)、雷布·雷贝利(Reb Rebele)和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挑战传统观点,认为组织中的合作过多。作者并不反对团队协作,但他们强调,合作并不是越多越好。领导者应管理好合作的质和量,防范工作流程瓶颈和员工的疲惫感。
而在《如何让员工畅所欲言》一文中,詹姆斯·迪特(James Detert)和伊森·布瑞斯(Ethan Burris)告诉我们,尽管初衷良好,领导者也可能无意间阻断言路,造成人才流失和财务亏损。管理者可参考作者给出的建议,培育畅所欲言的氛围。
在上述理念基础上,管理者可以构建新的“情感文化”。这将不仅带来更高的员工满意度,还有更好看的财务指标。
殷阿笛(Adi Ignatius)是《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总编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