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第一媒体

三问电影众筹:百发有戏你还有戏吗?

三问电影众筹:百发有戏你还有戏吗?

大家冲着百发有戏的名头而去,冲着汤唯的脸而去,冲着文艺片的小资情调而去,但大家都不是忠贞的粉丝,缺乏用户黏性,花了10块20块确实不算什么,如果能拿到个周边纪念品或者首映礼门票当然也挺好,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倒也没有关系。就是这样的心情,一点点筑起了1800万的高度,挺高的一栋楼,却无奈是个豆腐渣工程,拿到市场上一检验,轰地一声就塌了。全因建起这栋楼的人都是边边角角的业余“建筑师”,都是普通路人,而不是粉丝。真正的粉丝是哄着抢着去争当十冷制片人的那一拨,是因为自己能够参与进这个电影而感到荣耀的那一拨,是看见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电影片尾曲长长的感激名单里而掉泪的那一拨,敢问《黄金时代》的投资人们,你们有这样的心情吗?

正是因为缺乏这样的心情,没有聚集这样的粉丝,才使得百发有戏刚一开始就没掀起持续的风浪,1800万是个漂亮的数字,也给了百度一个面子,然而却让百度看清楚,这碗饭并非那么简单就能吃得到。

说好的衍生品开发呢?

除了粉丝情怀的应用,电影众筹还有个最关键的玩法,就是衍生品开发众筹。说白了,衍生品众筹就是“团购+预售”,这部分利润要比影片众筹筹资带来的直接利润大太多。以往的电影制片商总将衍生品版权卖给其他厂家或者进行外包,一般采取一锤子买卖,我衍生品版权按一定价格卖给你了,你自己玩去吧。据称,在大圣归来热映之后,它的衍生品随即上线售卖,却有粉丝声称衍生品所获利润已不能分至导演田晓鹏团队去,进而组织了衍生品抵制活动,逼得大圣归来官微发声称已授权给某某制作商,还请大家多多捧场。

但就算有的粉丝抵制,却挡不住大家对于衍生品的喜爱与购买的热切,淘宝众筹也因此大火了一把。而现在的电影制作商可是精明了不少,《捉妖记》、《寻龙诀》周边衍生品络绎不绝,哪个不是一边入账一边分利,甭说影视版权只能用来拍电影:一个T恤,只要抱住了版权的大腿,就能一分钟卖出几十万件。反观百发有戏,好像根本就没有想到这回事,电影筹款结束后竟然就结束了,没有再想个创新的法子来吸引受众,更别提衍生品开发和版权售卖了。

没有粉丝?好,那我们做个粉丝电影的项目,《爵迹2016》总可以了吧?

没有衍生品?好,那我们就做衍生品,弄个大IP来,我们从橡皮到汽车搞出几十种品类的衍生品来。

  

要命的短板—没有流量引入。

  

所谓流量引入机制是指一个流量引入渠道,娱乐宝有淘宝撑腰,数以亿计的年轻用户每日三淘吾宝,加之支付宝全程保信、快捷支付,形成了强大流畅的流量引入机制;京东亦是如此,其运作方式带有明显的孵化功能,吸引着众多高科技爱好者扎堆,自然为智能科技众筹吸引受众。而百度,没有一个庞大的电商平台作引流,也没有一个类如微信、微博的工具作社群培育,百度金融又一时撼动不了支付宝和京东金融。缺乏了流量引入,当然只能在身后吃土了。

百发有戏,一没有流量引入机制,招徕不了投资人;二没有粉丝情怀,促成不了“投资-观众”的转化率;三没有衍生品开发,无法持续地利用众筹。这三样,只要成了两样,电影众筹的事儿就算成功了一半,怕只怕三样一件儿也没有,只能销声匿迹,打打别的众筹的主意了。

  

其实,要说这事儿也并不难办,百度如果还想玩电影众筹,就不能急于一时一刻的赚钱,而要放长线钓大鱼,电影本身的众筹并不算本事,围绕着电影周边的其他众筹才有利可赚,只需要搞清楚,百度要用什么平台或者什么渠道来搭建桥梁,把这一拨一拨的受众引过去。

  

归根结底,做奖励式众筹并非赚钱的好途径,电影众筹给电影制片人带来的收益远大于平台获得的利润,百发有戏没做好,一分钱也不好赚,而淘宝京东做得好,也不代表就有钱可赚。只是众筹能给这些平台带来的,远不止眼前这些小利小润,这是一个即将参与进全产业链构建的工具,你把握住了,未来就将绕着你转。

*环球管理网转载此文不代表认同文中所述之观点。

本文由 西颢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35933/1.html

文章来源:虎嗅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