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第一媒体

23岁的日本人形机器人Erica:她喜欢戏剧和动画电影,想去东南亚旅行

23岁的日本人形机器人Erica:她喜欢戏剧和动画电影,想去东南亚旅行

电影《我,机器人》中依赖捕捉技术机器人Sonny。摄影:20世纪福克斯公司

与日俱增的人机交互催生的道德问题

比如制造Pepper的软银公司在其用户协议中特别声明:机器人的拥有者不能与机器人发生性行为等其他不雅行为。

石黑浩则认为关于机器人会被利用或者成为施虐者的这类反乌托邦的警告还为时尚早。「我不认为存在道德问题,」他说,「首先我们必须接受机器人是我们社会的一部分,其次为它们开拓市场。如果我们不这么做,那么争论伦理话题毫无意义。」

日本野村控股研究所(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最近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35年几乎日本一半的工作都会由机器人来完成。「我认为野村控股的报告有些道理,」石黑浩说,「未来几十年日本人口将大幅下降,但是人们依然希望保持相同的生活水平。」因此他认为这就是机器人会融入社会的原因。

他认为Erica有机会挑战人们一直以来将机器人视为外星人的看法。从Erica在大阪百货公司做售货员的实验结果来看,人们很快就能信任她,甚至比人类售货员还快。

日本的机器人旅店准备好迎接其第一位顾客。

「机器人是我们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一面镜子,」他说,「我们看见人形机器人,就会开始思考人心、欲望、意识以及目的的真正本质。」

与Erica面对面会令人不安。她能通过嵌入到硅胶皮肤中的数十个气动执行器来表达一系列情绪,当石黑浩用其家乡话来和她聊天时,她激动得无法言语。虽然目前与Erica的完美交流只能围绕某些特定的主题,但是专家认为要不了几年人们就能和她自由交谈。

如果发生上述情况,那么开发商必须让机器人变得更像人,而不是将人类边缘化的会移动、会说话的机器人。石黑浩推断,当机器人从外貌到自然交流能力都更接近人时,它会更容易地帮我们克服科幻电影中无数次提到的对它们的恐惧。「它们必须能猜出人类的目的和欲望,然后根据内部系统做出恰当的反应。」他说,之前被问到这会如何改变人机关系时,石黑浩回答:「这意味着,某天人类和机器人能彼此爱上对方。」

转载请联系公众号:机器之心(almosthuman2014)获得授权,个人微信号“jiqizhixin2014”

*环球管理网转载此文不代表认同文中所述之观点。

文章来源:虎嗅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