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第一媒体

将兵与将将的12条原则 #读历史知创业#

很多公司都愿意把他们的营销团队比作一支队伍,将营销领导比作将领;率领队伍去开疆拓土,攻城拔寨;近年来狼性文化盛行,讲求团队协作,讲求敢打敢拼。

实际上我们从历代名将中品行操守、治军之法、用兵策略等等方面进行挖掘、分析、总结、借鉴而加以使用,比之单薄的狼性文化岂不是丰满的太多了,不仅仅能够支撑一个营销团队的文化,支撑一个公司的文化也绰绰有余。

古人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西方也有类似的表述,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能打败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可见为将者的重要。孙子兵法云,将者,智、信、仁、勇、严。我们结合以下例子做一些分析,希望对老板的选将和为将者如何为将有一些启发和帮助。

首先最重要的一条即古人说的“师出有名”,不能为了掠夺和杀戮去打仗,这样的话,长久不了,就像如今一些传销组织、诈骗团伙,你团队的作战能力再强,你建立在不义的基础之上,焉能长久。一个公司若不能给用户带来真正的价值,以各种手段去欺骗客户,涸泽而渔,就算辉煌一时,也不过昙花一现。将领能力再强不过助纣为虐。孙子兵法云,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碰到以忽悠为主业的老板就应该去之。

我们先来从认知层面来分析历代名将的一些共性,看看如今的将愿不愿去做,能不能做到。

其一、同甘共苦,身先士卒。

汉代的名将李广,史书上说他饮食住宿与军中士卒最下等相同,士卒没有吃,他也不吃,士卒没休息他也没休息。历代名将大多如此。如果将领在军中大搞特殊化,纵情声色,士卒便会像他们看齐,怎么可能为将领出死力?唐代府兵制度的溃败很大程度上将领跟士卒的等级差距太大了,将领们在军中高高在上,把士卒当做奴隶一般,更有甚者,为了贪图府兵带来的财货,他们竟会想方设法弄死府兵。比如把士卒派到死地去,或者抓士卒小错往死力整。府兵制怎么可能有战斗力?

其二、轻财爱士。

我们看历代名将的传记时,都能找到一个共性,他们得了皇帝的赏赐财货时,大多是堆积在营门之外,由士卒先取。而不是像水浒里写得头领们分赃那样,头领们先均分了,再留出一份来给喽啰。收益小,风险大,喽啰们遇到危险自然一哄而散,这符合人性。袁世凯曾说,财散人聚,财聚人散。所以北洋三杰王士珍与段祺瑞、冯国璋大体上为其尽力。如果一个将领什么好处都往自己这里捞,士卒们冒着随时死亡的风险为了什么?隋文帝杨坚生性吝啬,可对打胜仗的军队的赏赐毫不吝啬。将领把好处都拿走了,凭什么让士卒卖力呢?

其三,赏罚分明。

现在很多领导上来就喜欢给下属来个下马威,杀威棒打下来,叫你老老实实;或者上来就给点好处,买一点人心,数一点私恩。从私心出发来立威或立恩,效果只是一时的。孙子兵法云: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赏一人而天下誉之,罚一人而天下畏之。赏罚不是胡乱用的。

李渊太原起兵之时,新依的士卒跑到农夫的田地摘瓜果,可是李建成、李世民并没有惩罚士卒,而是自己掏钱赔偿给农民,所以这些士卒心里很感激。到中唐之时,儒将柳公绰率领军队过市集时,有个士卒把店家的筷子折断了,柳公绰便砍了他的人头。为何治军如此残酷,因为那时候,军卒跋扈,经常欺负老百姓。用现在的话说军民关系紧张,所以要严惩以保证士卒对百姓秋毫无犯。

再者,赏罚要出于公心,不能因为不喜欢一个人而不赏他,不能因为喜欢一个人而不罚他。公正才可以服众。再有就是赏罚不俞时,过了时限,激励或惩戒的效果都没有了。很多公司都喜欢拖到年底统一清算,这个时候,大家的心气早过去了,对赏、对罚都麻木了,就等着把又一年一熬,明年再说。老板在这个时候大做文章有何意义呢?

其四、恪守操守。

第一点为将者当心怀仁念,不是以杀戮和破坏为目的,孙子兵法说,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第二,不能带着全军去做不义的事情,或者带着士卒去为自己的私利博弈。当然在历史特定环境下,逐鹿中原,成者王侯败者寇,像东晋权臣恒温说的,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他手握重兵没有篡位成功;王敦也没有成功,刘牢之也不成,刘裕则成了,后来的萧道成、萧衍、陈霸先都成了。所以国君与将领之间会互相戒备提防。

放在现在的职场来看,作为销售的领导,掌握着公司的销售力量,去挟持老板或拉出去单干,显然是不合乎职业操守的。你的下属迟早也会效仿你的作风。这便是古人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们再来从名将们的能力和操作层面来分析找一些共性。

其一、训练有素。

驱白徒之众去战场不等于叫他们去当炮灰吗,韩信临海列阵,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方法只能在特定条件下。汉文帝时,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驱驰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一看就知道是训练有素的军队,文帝劳军出来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吗?

很多公司的销售完全没有培训,对产品、价格、行业、用户需求懵然不知,就跑到客户那里去了,试想一下,结果好得了吗?有的公司也简单地培训下,销售一知半解,尽出洋相,怎么可能有自信去开拓市场。都说华为的销售有战斗力,却不知道人家背后下了多少工夫去训练。

其二,有效的组织。

为将者要为士卒设计出一个有效的战术,使他们能够相互配合,比如李靖打薛延陀部落时,步兵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拿着长枪与敌人作战,后一部分在后牵着马做预备,等前部打败了敌人,到后面骑了马急追,杀得他们逃窜无路。

一个营销团队讲求售前、销售、售后等不同职位的人员密切配合,才会有良好的效果。其次,有效的组织还表现在有效的指挥上面,如头脑指挥手臂,手臂指挥手指一般,上下联动,相互协作,这样才会像兵法里说的做到以正合,以奇胜。

其三,把方法和规律总结的简单易懂。

让下级的军官或士兵去学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等,他们理解这些文字就废力气。怎么去实际应用,所以戚继光写了《练兵纪要》,基层的军官看得懂,能够理解的了,可以照着操作。士卒们也听得懂,学得会。像八路军总结出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基层的指挥员和士卒便能够理解和灵活运用。把方法和规律找出来,总结出简单的几条,照着这个学习,照着去做,照着去检查就行了,效果自然出来了,威力自然也就来了。

其四,有效地使用兵力。

孙子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又说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就像国共争雄那样,共产党放弃了城市,以农村包围城市为策略,最终从农村打到城市。一个公司不可能把销售力量在所有的行业所有的区域全部铺开,一定要区分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先善守而后攻,集中优势兵力,才会事半功倍。

说完了如何将兵,我们来说说老板如何将将。

其一,知人善任。

将兵、将将的说法出自韩信。刘邦坐了江山,封了他做楚王,可是不放心,遂用了陈平之计,假意去游云梦泽,到了韩信的地盘,自然跑来伴驾,刘邦趁机把他擒住,带到长安来站殿,在眼皮底下不是放心吗?有一次韩信评价自己和刘邦的带兵能力,说自己带兵多多益善,刘邦顶多带十万兵。刘邦说,你能带的兵多,为何被我擒住。韩信说,陛下你不善将兵,善于将将。韩信说得很准,刘备最大的长处就是知人善任,张良没遇到刘邦之前,用那些奇谋去游说当时的诸候,没有人听他的,遇到刘邦,对他言听计从。

萧何把韩信推荐给刘邦后,刘邦跟韩信深入的交谈之后,毫不犹豫拜他做大将。陈平来投的时候,身边人说这个人有盗嫂的嫌疑,刘邦也毫不犹豫地重用,这种胸襟气魄不是一般人能有的。项羽战无不胜,可是有一范曾而不能用,韩信、陈平这样的能人都是从他阵营里投到刘邦阵营里。苻坚重用并不见经传的王猛,前秦盛极一时。刘备遇到诸葛亮才如鱼得水。老板们到处去找千里马,可是千里马到了跟前,不能知之,也不任之,岂不可惜。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其二、充分授权。

兵法云: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远在深宫里的皇帝怎么可能准确把握。唐代自安史之乱后,皇帝对掌兵的将领不放心,让心腹太监去军中做监军,干预军务,将领不能自专,结果打起仗来多是师出无功。唐先宗时开始打藩镇的时候也是如此,用兵久而无功,后来听了宰相的意见,不再遥控指挥,也不准太监干预军务,将领得以自专,这才开始拿下一些藩镇,后来,所有的藩镇都老实听话了。

其三、不吝厚赏。

过去有见识的皇帝对能干的将领总是不吝厚赏,五代的杨行密得到李克用手下的骑将,极其厚待,宅邸、金钱、美人都捡着他优先,所以得其死力,把杨行密的骑兵战斗力迅速地提高了。我们读三国知道,曹操极为爱才,对手下的大将尤其厚待,得到关羽之后,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虽然关羽最终离开了,然而后在华容道毕竟还是想起曹操的各种好处来,下不去手。

其四、给一个好下场。

我们读史可以看到,很多能干的将领到最后难得善终,没有战死疆场,却被君主杀掉了。形成了中国历史特有的现象,狡兔死,走狗烹。所以秦国大将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出去征讨时,沿途不断地派人去向秦王要田要地。原就是为了打消他的猜忌之心,表明自己不过志在财货,没有异志。后来宋太祖赵匡胤说的直白,自己是由士卒拥戴而黄袍加身的将领,保不齐其他将领手下的士卒也会这样做。因此,打下江山之后,放着这些能得士卒死力的将领是一种隐患。很多帝王采用剪除手段以绝后患,有的则解除兵权,在物质上给以厚待。国内外的公司有不少成功的退出机制和股权分享机制。我想,只要老板们不受传统的权谋心术的文化影响太深,大概能给那些曾经立下战功的员工一个好的下场。

综上所述,无论是将将还是将兵,要将得出色,首先得有一个博大的胸怀。

文章来源:创业邦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