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后即焚”照片分享应用Snapchat的估值已经从此前的每股30.72美元下调至22.91美元,整体估值惨遭减记25%,而今年5月,Snapchat的估值曾达到160亿美元,按此计算,其估值蒸发了40亿美元。有人担心,这或预示着又一个独角兽正在陨落。
根据《金融时报》报道,投资管理公司富达投资报告显示,该公司旗下的两只基金刚刚将它们持有的Snapchat股票价值下调25%。具体情况为,富达成长企业基金9月底持有Snapchat股票价值1037万美元,仅占该基金总资产的0.028%,但该基金对Snapchat的估值已经从6月份的每股30.72美元下调至9月份的22.91美元;富达蓝筹成长基金9月末持有价值1510万美元的Snapchat股票,低于之前披露的2031.2万美元。
Snapchat的其它投资者还包括Benchmark和Kleiner Perkins等硅谷风投公司,以及阿里巴巴、腾讯以及雅虎等科技企业。
Snapchat目前的估值为160亿美元,仅次于打车应用Uber、房屋短期租赁服务商Airbnb和大数据分析企业Palantir,是美国估值第四高的未上市科技初创企业。按照上周末LinkedIn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m在一次演讲中的观点,这四家企业都属于“巨龙型”企业(估值100亿美元以上),我们通常将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企业称为“独角兽”。
有意思的是,就在两天前的11月9日,国内媒体如新浪科技、腾讯科技、网易科技、搜狐IT四大门户均在援引自外媒的报道称,Snapchat视频日浏览量突破60亿条,并纷纷给出了“Facebook该紧张了”“下一个Facebook”等结论或寄望。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一观点,比如上文提及的《金融时报》。
此前根据LiveStories数据统计,Snapchat的视频日浏览量已达40亿次,且增速不减,自今年5月,Snapchat日均视频点击流量已翻番,高达60亿余次,Facebook则在上周宣布其视频日浏览量已达到80亿次。不过,Facebook的数据流量包括了台式机与移动端的双端口,而Snapchat则几乎都来自于移动端。
看上去这对Snapchat是利好,势头旺盛。不过《金融时报》认为,Snapchat的“流量”算法并不能让人信服,相较于Facebook只以视频长度超过3秒以上的内容进行流量统计,Snapchat多以不足1秒的广告为主,两相比较下,并不能仅从浏览量判断Snapchat“钱”程无忧。
Snapchat拥有1亿日活跃用户,以年轻人为主,消费能力不高,他们是否会为了再一次观看三个视频或者图片愿意支付一美元值得怀疑。并且其至今缺乏有说服力的盈利模式,新近推出的广告模式未能说服广告主对其开心地投放。“这一平台具有巨大潜力,但其尚不具有明显的说服力。”广告机构Dentsu Aegis Network的高管Nigel Morris表示。
今年下半年以来,不断有声音认为,独角兽存在数据虚假和估值泡沫的问题。普遍认为对这些新近崛起的创业公司的估值过高。比如《华尔街日报》曾在6月撰文称,“这些年轻的科技公司都在争先恐后地想获得投资人的青睐,希望投资人能给它们的企业注入大量的金钱,让企业壮大,同时也是为了让自己一夜暴富。期间这些企业甚至并不按常规出牌,为了让自己的企业看起来远远超过自身的营业额,他们甚至兜售非常规的‘预定额(bookings)’,‘年度经常性收入(annual recurring revenue)’,以及其他一些可以让企业的估值看上去冠冕堂皇的一些数据。”
《纽约时报》则曾经专门雇佣一家数据分析机构CB Insight为其提供了一份分析报告,并撰文称:
就职于Benchmark(投资过Uber和Snapchat的风投公司)的Gurley一直警告外界不要神化“独角兽”这个词,对创业者和投资人造成诱惑。为了实现十亿估值的目标,很多创业者都和投资人达成了经济默契——例如创业者承诺投资人一份切实的经济回报,但这些行为只会“让估值变得更低”,Gurley在一次访谈中表示。
科技博客Thoughts from Alex Danco甚至大胆预测,Dropbox 将是第一家死掉的“独角兽”。博客作者Alex Danco在文中表示:
我非常肯定 Dropbox 数十亿美元的估值并不符合这一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其模式就是反应现有的环境,操作速度更快而已。这种思路太短视了。Dropbox 可能会是第一家慢慢衰落、之后很快无人问津直至失败的独角兽公司,这一点会发生的。随之而来的,将是我们终于抛弃了一种过时、有效且严肃的行事方式——低调的文档,而它也已经完成了一段漫长且高贵的生涯。
Snapchat和Dropbox作为美国四大独角兽(或称之为巨龙型企业)的两个,估值接连被下调或被预言“死掉”,这可能是那些10亿美金以上估值的“独角兽”们梦魇的开始,全世界的资本市场或将打自己的脸。
那么,下一个估值缩水的“独角兽”会是谁呢?以及,中国的那些“独角兽”们也要小心了,投资者作为提款机的时代或许已经结束了。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