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摒弃弱者心态的禁锢

  编者按:5年前多哈的入世锤声已经演变为中国亚运健儿胜利的阵阵凯歌,但对中国企业而言,入世5周年却意味着保护期的结束,严酷的竞争才刚刚开始。在此之际,本版编发《十大弱者心态禁锢中国企业走出去》一文,以求激发起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奥林匹克”的强者心态——自省而又自信,理性并且坚韧。

  心态一:精英所为,与己无关

  国际化绝对不只是精英企业的事情,而是所有中国企业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因为中国的竞争环境已经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环境。国际市场上最成功的中国企业,其实并非那些精英企业,恰恰是温州星火燎原的模式,比如:打火机、鞋子、袜子。说它规模不大,也很大,认为只有精英企业才配谈走出去,这是很大的误区。

  心态二:行业太小,潜力不足

  一种流行观点认为中国企业国际化要成功,需要在最具有国际化潜力的行业内。哪些行业呢?规模大,出口的可能性大。其实,跨国企业并不拘泥于行业,几乎在每一个行业都有跨国巨头,区别仅仅是集约度大小而已。所以,中国企业国际化“不以善小而不为”的好传统不能丢。

  心态三:攘外必先安内

  远东集团副总裁卞华舵觉得,由于中国已经高度国际化,如果能在中国市场打败跨国企业,也是国际化的成绩,这是攘外必先安内的看法,想拒敌于国门之外。但是,光守是守不住的,以攻为守何尝不是一种策略?

  从长远看,跨国企业在中国可以一时失败,但如果中国企业不抓紧机会国际化,进取全球市场,跨国企业将会卷土重来,不断动用全球资源来进攻偏安一隅的对手,这样,国内市场早晚会被颠覆。所以,强大的国内市场表现应被看做国际化的基础,而不是国际化的终结。如果固步自封,满足于在中国市场打败跨国企业,不跨出国际化这一步终究会前功尽弃。

  心态四:内外模式一致

  TCL国际部负责人易春雨认为,国际市场可看做国内市场的外延,国际化不成功常常是因为与国内的经营模式不匹配,所以国际化可能意味着改变自我。其实,国际市场上的定位和运作是可以和国内的一套大相径庭的。必胜客在美国是和麦当劳、肯德基一个档次的连锁快餐,但在中国它的战略定位与两者完全不同,走的是中高端路线。哈根达斯也一样,在美国它只比别人略贵,但是在中国它成了绝对高端。这说明,同样的品牌、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国家,它的定位和战略可以是完全不一样的!核心竞争力的外延,有时需要以另外一种模式体现。

  心态五:品牌依赖移植

  不少中国企业视品牌为国际化的一道坎,在多年自树品牌的努力不很成功后,纷纷走上购买品牌之路,这种做法也难以奏效。因为好的品牌就像是强健的翅膀,能将鸟儿带上蓝天。但这对翅膀需要与小鸟一同成长,一起滚打磨练,待到与鸟儿的身体各部分高度匹配,使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若拿来一对强健的翅膀安在鸟儿身上,由于没有共同磨练,身体其他部分绝难适应,也无法使用。可见,品牌和企业必须共同成长,非不得已不去用器官移植的方法。

  心态六:必须拉长自己的价值链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竞争已经不再是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而是链条之间的竞争。但链条之争不等于自己非要拥有整条价值链,对于大部分中国企业,还没有能力把链条拉得很长。但这不应成为裹足不前的借口,你可以没有整个链条,但是如果可以成为其中很强的一环,完全可以国际化成功。全球视野意味着可以两头在外,或链条的其余部分都在国外。

  心态七:盈利是惟一目标

  中国移动的王建宙说,“任何国际战略出发点都应该以盈利为原则”。很多企业觉得如果国际化不赚钱不如不做,这个观点有些短视、片面。跨国企业在中国,很多是经过十年、八年才开始赚钱,这就是具有长远的眼光。而且,国际化的理由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去利用别人的资源,比如:人力、技术资源,而这不一定以盈利来体现。所以应该把国际化成功的衡量标准扩大,先想清楚国际化目的是什么,然后以这个目的来定衡量的标准,不能全围着盈利转。

  心态八:榜样就是真理

  很多人认为优秀企业国际化成功的经验是可以被复制的。前几年中国企业纷纷学习通用的多元化,结果付出了巨大代价。这一两年来,三星取代通用成了中国企业学习的榜样。因政府的扶持,三星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以很便宜的价钱把LG的半导体业务买过来,充实了自己的力量。但它也有失败的举措,比如做汽车花了十几亿美元,2000年被雷诺收购。所以不能只看到三星成功就盲目模仿,要认识到三星的高风险性,要思考我们的企业是不是也有能力来承担这样的风险。企业战略要依托自己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不能说看华为国际化做得好,也就依样画葫芦。本身资源不同、所处的环境也不同,要走自己的路。

  心态九:只走老路,不越雷池

  有人说,就算国际化不复制别人,但还是有一定的路径、一定的模式可以遵循,这一点也可商榷。对生产型企业,这个路径一般是指先出口贸易,取得经验以后,组建办事处,再建立分公司,海尔就是采用这样的模式。好处在哪里呢?普遍认为这是渐进的方法,渐进等于低风险,摸着石头过河。但是若以历史性的视野,可以看到渐进并不一定规避风险。有时候,历史的机缘,如果不跳上去抓住的话,恰恰是高风险的,所以情况要具体分析,不一定渐进就是低风险。

  心态十:需要政府支持

  很多人认为政府的支持是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有人将海尔的成功归因于它的政府关系,但国际化成败与否并不取决于政府的支持,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时,开始很顺利,但后来媒体说中海油是中国政府的企业,有很强的政府背景,最终栽了跟头,可见中国企业不应该过分强调外交经济。真正能够依靠政府支持而成功的企业是屈指可数的。空中客车可算其中一个,在四个国家支持下跟波音竞争,亏钱亏了20年,最后才成功。三星、索尼等韩日企业也受到过政府支持。但这绝非常态,企业也不应把幻想寄托在政府身上,因为这会麻痹竞争力,从长远来看是不可取的。此外,这种支持也是不公正的,政府不可能一碗水端平,对所有的企业一视同仁。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